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史论 >>
    1. 常州梳篦 彩蝶纷飞——浅谈蝴蝶在设计梳篦过程中的应用
    2. 摘要 常州篦箕、木梳采用天然材料,尤以精湛技艺的手工制作为特色,以选料精细,工艺考究为著称。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篦箕、木梳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不再是单一的生活用品,更是旅游纪念品产品、高极礼品和收藏工艺品。题材丰富多彩,有历史名人、飞鸟走兽、民间传说、名胜古迹、动物花卉和各种戏剧脸谱等款式达 700 多个,融实用于欣赏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2008年常州梳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常州梳篦动物纹饰 蝴蝶 动物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或是直接捕猎,或是被饲养起来以后宰杀的,种类极其丰富。但是也有一些动物是作为人类的助手被豢养起来的,一些动物凭借它们的形态、颜色、叫声而成为人们的宠物,也有一些因为具有危害性、威胁性而成为人类的仇敌。正因为如此,人类表现出了对动物 [详细...]
    1. 试论美术书法创作与象牙浅刻创作的关系及区别
    2. 浅刻这一形式是时刻伴随着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而产生的,以浅刻作为一种文化传递形式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其他一切使用其它工具作表达的形式,制竹简、钟鼎都少不了进行浅刻才能成文。后来,由于布、帛、纸及软笔的出现,人们为了记事、叙事、作文的方便,浅刻在这方面的功用就被毛笔所替代,逐渐退出了某些方面的功能。而仅守住了在硬质材料上为艺术服务的这一最后领地,这在我以前的文章里就作过明确的表叙,现就不再加以展开论述了。 象牙浅刻出现于何时,早就已有很多考古专家根据出土的实物著文证明,大概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真正以艺术形态出现,其是兴于唐盛于明清,更是无可非议的事实,这在有关博物馆里有实物可作证。今天,我在这里要论证的是美术书法创作与象牙浅刻创作的关系及区别。 众所周知,美术与书法在中国画的范畴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幅逸品中国画上如 [详细...]
    1. 浅析玉雕炉瓶制作技法的运用
    2.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四者方为良”。这是古人对优秀手工艺品形成过程的精妙概括。其中“工有巧”,即揭示了二方面的重要因素—心灵手巧的艺人及其精当的制作技法。 就技法而言,可用“技术+方法=技法”这一简明“算式”即可表明。更进一步说,技法就是“用相对简单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技术和实践总结出的方法”。应将其从方法论的层面上来深刻理解。 现结合本人在苏州从事玉雕创作的探索实践,就炉瓶玉器的制作技法及运用作几点浅析。 一、苏州炉瓶玉器制作技法特色的探究 玉器作品有炉、瓶、熏,有花卉虫鸟,还有人物、动物,有创新的,也有仿古的。一般来说,工艺比 [详细...]
    1. 从传统草木染中解读其独特的染色技艺
    2. 草木染,是利用草木之汁染制纤维的方法。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相当水平的这种染色技术。从当时染草的品种、采集、染色到管理的文字记载中得知,周礼天官中有染人官职,掌管染丝帛,也有掌管“染草”之职。“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之,以待时而颁之。”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管理制度。草木染所采用的植物有:茜草、红花、苏木、蓝草、桅子、槐米、紫草、荩草、黄柏等。在诗经中“绿衣黄裳”“青青子衿”“我朱孔阳”“君子不以绀緅饰”“载玄载黄”这些词句表明这些色彩在当时社会普遍流行。《周礼·地官·司徒》掌染条下注曰:“染草蓝蒨象斗之属。”贾疏:&ldqu [详细...]
    1. 紫砂壶方器的传承与创新
    2. 宜兴紫砂壶与文人结缘,与文化联姻,在喝茶养生,玩壶养性中,经历了明、清数百年的繁荣和兴旺,直到今天,己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纵观宜兴紫砂壶的造型艺术,都承载着厚重的中华古老文明,跳跃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脉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且,鲜明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彰显着地域的特色,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壶体形象和艺术生命。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紫砂技艺人员的“传家宝”。就其类型而言,大家一般将它们分为仿自然型(花货)、几何型(光货卜筋纹型(筋瓤货)以及现代陶艺型。下面,关于紫砂壶光货中的方器造型的传承与创新,我从两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一、紫砂壶方器的文化传承 紫砂壶融天地万物的形状,其造型有方、有圆,壶身、壶把、壶嘴、壶纽可以有多种不 [详细...]
    1. 浅议发绣工艺品向发绣艺术品转型研究项目
    2. 一、转型概述 发绣艺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具有一千多年的传承历史,以其艳丽多彩、色泽自然、古朴典雅等特点,凸现了发绣艺术鲜明的民间工艺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东台发绣这一艺术奇葩的挖掘保护,精心培育东台发绣文化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艺术手法不断创新,表现题材丰富多彩,技艺水平逐步提高,已由原来传统的“墨绣”发展到“彩绣”,由“单面绣”发展到“双面绣”。近年来,在国内外艺术品博览会上屡获殊荣,知名度不断提升,随着国际国内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精神生活水准也相应提升。仅仅停留在民间工艺品的状态已不能满足人们愈来愈强烈的高层次文化艺术享受需求。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化是民间工艺面临的挑战,也 [详细...]
    1. 浅谈剪纸艺术在现代装饰中的运用
    2. 摘要: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人们对文物艺术品收藏热情的高涨,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也深深的装进了人们的心中,一件文物呈现一段历史,踏着历史的痕迹像时光穿梭一样带着我们来到了的远古,呈现在眼前的是祖先们正在石头、贝壳上镂刻,然后制作成各种“装饰品”装扮着他们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祖先对美的追求,看到了装饰与人类生活的不可分割。祖先的雕镂活伴随着生命的延续而代代相传,并演变成中国特有的剪纸艺术,在不断发展中运用到各个领域。远古的图腾、明清的吉祥符号无不显示出剪纸艺术的运用带来的装饰艺术的传承,为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和创造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关键词: 剪纸艺术 中国文化 装饰 现代装饰 在科学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开 [详细...]

更多 艺术史论
    1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2
超级女声——审美者缺席的诸众狂欢(作者:史鸿文)
    3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4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5
许著:探讨美感的本质
    6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7
《创意星空》第三期节目预告:传统服装的艺术创造...
    8
助教眼中的成中英教授(作者:蒋志琴)
    9
李安源: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与中国早期文化输出之梦
    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11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12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13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14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作者:邱紫华)
    15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作者:潘知常)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