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史论 >> 艺术概论

      紫砂壶方器的传承与创新

      分享到:
      2010-07-31 17:09:17

        宜兴紫砂壶与文人结缘,与文化联姻,在喝茶养生,玩壶养性中,经历了明、清数百年的繁荣和兴旺,直到今天,己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纵观宜兴紫砂壶的造型艺术,都承载着厚重的中华古老文明,跳跃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脉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且,鲜明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彰显着地域的特色,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壶体形象和艺术生命。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紫砂技艺人员的“传家宝”。就其类型而言,大家一般将它们分为仿自然型(花货)、几何型(光货卜筋纹型(筋瓤货)以及现代陶艺型。下面,关于紫砂壶光货中的方器造型的传承与创新,我从两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一、紫砂壶方器的文化传承

        紫砂壶融天地万物的形状,其造型有方、有圆,壶身、壶把、壶嘴、壶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线条处理有曲有直,刚柔相济。方型的紫砂壶,壶身是四方、六方、八方、长方、扁方,而棱角线或截面却是柔和的弧线,入方走圆,神采飞扬。可谓是气质刚强的猛士,曲水流长中寄寓侠骨柔肠。
        我观赏过许多优秀紫砂壶方器的珍贵图片和实物,如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 六方壶》 ,清初郑荆玉的《 四方壶》 、《 坦然壶》 ,华凤翔的《 小汉方壶》 ,延璋的《 四方祥狮壶》 ,清乾嘉年间绿曾的《 描金六角莲子壶》 ,清末黄玉磷的《 瓤棱壶》 ,民国耀庭款的《 砖方壶》 ,当代顾景舟的《 雪华壶》 ,李昌鸿的《 青玉四方壶》 、《 一衡壶》 ,顾绍培的《 豹方壶》 等。作品的风格虽然各有个性和神韵,也有着不同的技法和功夫,但是,总体上不仅造型典重、比例匀称、制作工整,而且变化有度、型制悦目、各臻其妙,都是紫砂壶方器中的佳作。我都把这些名家的经典之作尊为学习的楷模,去琢磨、去研究、去实践,提高紫砂壶方器的文化品位和技艺含量。我以为这就是继承传统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继承传统,一是继承紫砂壶手工制作技艺,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二是继承优秀的壶艺文化,提升专业知识和审美理念。紫砂壶方器是以线、面组合为基本要素。它的直线、竖线、肩线、角线、底线都属于线条范围,而线条又可分为单线、复线、凹线、凸线、粗线和细线。方器的造型规则要求“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方中求呼我呷粼六钟壶峰少钟”为题娜方器紫砂剩钟”是古代打击乐器,青铜铸成。“钟”又有汇聚有意思,《 国语• 周语下》 就有:“泽,水之钟也”一说。现在也可延伸出钟情、钟爱的语释。我出于对紫砂艺术的件清有独钟”,将《 六方钟壶》 的设计从审美角度入手,利用立体造塾中水平线与垂直线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加强古代“钟”的六方体平直对比,从壶身的六方,到壶口、壶盖、壶纽的六方组合,壶嘴、壶把的气势上扬,以及棱角线到底部的舒展,形成了壶艺欣赏的视觉中心,扣人心弦的是线条,给人美感的也是线条。装饰的运用上,通过陶刻书、画,追求一种自然纯朴的简洁凝练之美。

        二、紫砂壶立器的艺术创新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在紫砂壶造型的宝库中,有许多完美而丰富多彩的方器造型,孕蓄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这依旧是主流。但是,我们在继承传统中要注重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包括创意、构图、精神和韵味,可以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创作出新的壶艺作品。我通过对紫砂壶方器的观察,深探地感到一件比较好的作品,必须使器皿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以油然而生的亲和感。具体反映于三元素,即:形象、神态、气质,三者融会贯通,才能称为方器佳品。这诚然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但是必须向这一方向努力。我探索方器的创新,主要吸收我国民间工艺中可以借鉴的东西,诸如青铜、玉器、石刻、砖雕、彩灯等,用立体构成的方式,嫁接到紫砂壶艺的造型上,以它的艺术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创意。创新是紫砂壶方器在造就紫砂艺术个性化中延续生命,在蕴含时代精神中释放活力。例如我设计制作的《 年喜壶》 ,在造型的处理上,技法的运用上,,泥料的选择上,装饰的变化上,力求表达新年喜庆,美满祥和的主题。这件作品参加2008 年第十一届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荣获了金奖。
        创新是紫砂技艺人员永恒的追求。只有强调作品的原创性,突出作者的主体意识,才能潜写自己的艺术人生。

        作者简介
        周勤龙,助理工艺美术师,1981年开始专业从事壶艺制作,1990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蘧华为师,1993年进入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现工作于宜兴昌华陶艺有限公司,所制作品以方器见长,并深受国内外玩家所喜爱。

      更多 艺术史论
        1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2
      超级女声——审美者缺席的诸众狂欢(作者:史鸿文)
        3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4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5
      许著:探讨美感的本质
        6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7
      《创意星空》第三期节目预告:传统服装的艺术创造...
        8
      助教眼中的成中英教授(作者:蒋志琴)
        9
      李安源: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与中国早期文化输出之梦
        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11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12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13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14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作者:邱紫华)
        15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作者:潘知常)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1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