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史论 >>
    1. 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2. 20世纪的中国,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内的全面转型为特征,整体地沉浸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的中国民间美术,处身这场波澜壮阔的社会文化变革,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观百年历史履迹,原生形态的衰落与蜕变形态的生发,构成民间美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的两种基本态势。 一 中国民间美术原生形态的衰落是整体性的。百年来不断扩展、深入的社会文化变革,以及对“原始生态环境”日甚一日的改造,深重地瓦解了民间美术古风承传的基础,以致今日的衰落现象,难以和历史上不断经历的“变异”相提并论。本世纪的现代化革命,有别以往那种改朝换代式的变革,它建立在生产方式和世界观彻底改变的基础上。其势所及,前工业时代所构筑的价值体系,莫不呈现紊乱甚至分崩离析。 [详细...]
    1. 江苏新山水画的崛起发展和超越
    2. 新山水画的崛起 人杰地灵的江苏,历代都造就了杰出的山水画大家和超群画派。张璪、董源、徐熙、巨然、米芾、米友仁、黄公望、倪瓒以及明清的吴门四家、娄东派、虞山派、金陵八家、扬州八怪及京江画派,他们不仅是江苏绘画史上的杰出代表,而且是中国绘画史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年代初,《山河新貌》画展在北京隆重推出,这是当时全国美术界的一件盛事,其意义在于他们冲破了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双重干扰,走上了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创作道路,集中体现了传统艺术形式能够反映新的社会现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它标志着江苏新山水画的崛起。 作为江苏新山水画的一面旗帜,傅抱石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他不仅升华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创作思想,而且用他的艺术实践创作了当代山水画最具有里程碑意 [详细...]
    1. 对中国画现状与发展之思考
    2. 对当前中国画画坛之现状与其发展,理论家与画家们都有众说纷纭的说法。本人就自己从事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四十余年实践之体会,阐述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要有大国意识。中国是有五千余年发展历史,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中国的文化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长远发展来说,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个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综合国力强盛,东方文化影响世界的大国。因此,做为当代中国美术家的创作立足点应具备大国风范,树立大国意识。中国的现代科技,现代大工业,大农业、大建筑以及人们的大国意识在不断升华。社会需要表现时代的大作品、大制作,需要博大、深沉、浑厚的大容量作品。只停留在小桥流水、烟波画船、雨细风柔的趣味性、休闲性、娱乐性的作品以及所谓的文人画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是代表不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自春秋、秦汉、盛唐、康乾盛世以来乃至新时代的大国风范,是不协调、 [详细...]
    1. 《周易》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画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2. 《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典辩证思维的源头,它的特有的取象思维与整体思维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国传统绘画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的认知方式离不开物象,以物象为工具,通过类比、联想和象征,把具体经验普遍化,公式化,进而推诸一切事情,即所谓“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这就形成了《周易》第一个思维特点—二观象取物思维方式。但古经中的《象》中并不存在“意”仓《易传》作者在注释古经时,纳入社会之 理,,突出其伦理的层面,把认识自然与认识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周易》的认知视点宏观化,从而形成了《周易》第二个思维特点——整体思维方式。 什么是“象&rdquo [详细...]
    1. 中国画的本色与责任
    2. 2006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成为全国美术界最大的热点话题。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尚有许多学术问题有待理清。6月14日至15日,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画研究院邀请了全国部分专家学者和画家,在京召开了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研讨会。刘国辉、李延声、赵华胜、赵力忠、邓平祥、郭全忠、杨力舟、王迎春、夏硕琦、谢志高、蔡超、周顺凯、李乃宙、李翔、苗再新、韩硕、袁武、赵建成、徐萍、邹跃进、周京新和中国画研究院张江舟、赵卫、于文江、范扬、梅墨生、梁占岩、纪连彬、邓嘉德、申少君等全国优秀的理论家、画家与会,就艺术表现与历史真实、主题内容与艺术形式、艺术创作的共性与个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为此项工程中的中国画创作做了学术上的梳理和准备工作。 各方支持 意义重大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领导小组成员 [详细...]
    1. 指墨画溯源
    2. 手指画之创始,仅据唐代张颜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盛唐时期,在一位毕宏,官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是当代擅画古松的名家。杜甫曾为他作过'双松图'"。"当毕庶子看到张璪唯用秃笔,或 以手摸素绢。 便问所受,璪答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是毕宏搁笔"。 关于张璪手摸素绢,使毕宏甘拜下风的故事流传下来以后,人们都以为是张璪开手指画先河。清方熏所《山静居论画》记述:"指头画起于张璪,张璪作画或用退笔,或以后摸绢素。"这证明方 是根据《历代名画记》的记载,而加以肯定的。 但是,自唐至清的千年过程中,不但找不到古代名画家中的指头画的遗迹,也不见指画这个名辞和有关于手指画的评论,甚至连张璪的作品也无法考稽。空白了这么长的一段的历史以后,直到清初康熙年间高其佩大 [详细...]
    1. 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
    2. 赵炜 比较诗学是一门年轻而又极具生命力的学科。它始于清末的王国维,30年代得到初步的发展,80年代得以复兴。在世纪之交,正是由于其学术视野上的多元性以及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吸附着大批海内外学者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并且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种种方法和观点被广泛运用到比较诗学的研究上,既丰富了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又更加贴近诗学的“人学”本质。 率先提出“美学的沉思”,并且把美学的研究引入比较文学的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学派。以美学的视点对比较文学进行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摆脱了法国学派以考据为主要手段、以国际间文学相互影响的具体史实为对象的旧模式,将比较文学重新界定为超越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这是从影响研究到平行研究 [详细...]

更多 艺术史论
    1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2
超级女声——审美者缺席的诸众狂欢(作者:史鸿文)
    3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4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5
许著:探讨美感的本质
    6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7
《创意星空》第三期节目预告:传统服装的艺术创造...
    8
助教眼中的成中英教授(作者:蒋志琴)
    9
李安源: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与中国早期文化输出之梦
    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11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12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13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14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作者:邱紫华)
    15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作者:潘知常)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