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美术理论 >> 雕塑
    1. 边缘状态与文化关注:90年代以来的装置艺术与实验雕塑的创作与展览(作者:殷双喜)
    2.   从艺术史角度考察装置艺术在中国何时出现是十分困难的,但它在80年代中期的中国现代艺术潮流中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样式却是明确的,这与美国艺术家劳申伯格关系密切。1985年11月18日,劳申伯格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劳氏对现成品装置的娴熟运用,对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影响。1986年1月,一位福建的中学美术教师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道:“劳申伯来了,带来了后现代观念,这种影响很快可见到,起码我个人认为是下一步发展的景观。”[1] 同年9月,这位名叫黄永砯的艺术青年和另外10余位朋友共同组织了《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黄的参展作品之一题目即为《1986 给劳申伯的备忘录》。12月中旬,黄与林嘉华、焦耀明等人将手推车、大铁栅、水泥制件、旧画框等移入了福建省美术展览馆中,并以展览图录的张贴、录像的播放等构成一个场景,对公众心 [详细...]
    1. 深深的怀念——记女雕塑家杨淑卿(作者:张得蒂)
    2. 《延河情》   人生真是难以预测,我们的小师妹淑卿竟然早于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永远离开了我们。   五十多年来,我们一起在美术学院学习,一起分配到雕塑创作研究所,共同创作、共同劳动、共同经历多次政治运动。解放初,我们都是十几岁就入了中央美院。当时,每周一学校举行朝会,全校同学站在操场观摩升国旗,每次都有两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升旗。她们穿着背带像翅膀的小短裙,头上扎着蝴蝶结,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使升旗仪式变得十分美好,充满朝气。这一情景几十年来一直鲜活地留在同学们的记忆里。这两个小姑娘,一个就是杨淑卿小妹,一个是后来成了钱绍武夫人的叶苗田。 [详细...]
    1. 从《超女纪念碑》说起——从雕塑作者的角度谈网络和艺术作品的关系(作者:戴耘)
    2.   后现代思想里重要的一点就是平面化特征,其隐含的层面即个人主体性的退场,进而展开文本意义的零度写作,可以不知作者可以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网络这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国军方首先使用,并被不断民用化、普及化的平台恰好成为上述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最佳显现。网络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名实姓,可以是主流话语之外的独立发声,也可以是不负责任的发泻私愤,某人的一篇文章甚至是一句话都会引来连篇的跟帖而不知结尾不知后果。无疑这种方式会为草跟大众提供一处交流表达的空间,这中间形成的力量无论她是积极有意还是网络暴力,她都是一种新的可能性是你无法回避、必须正视的。这也正是网络在今天当代艺术中值得我们关注的点。下面我想就作品谈谈体会:   《超女记念碑》因网络而一夜成名因网络而退居虚位   这件作品是我和孙振华先生合作的,作品手法是戏拟社会主义现实 [详细...]
    1. 中国城市雕塑的十大焦点问题(作者:孙振华)
    2.   近10多年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雕热”在全国不断升温。各地建设城市雕塑的数量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在当今世界是罕见的。   尽管城雕热持续升温,但关于城市雕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许多基本的问题上,目前并没有取得共识。现将目前城市雕塑广泛关注,引起了争论和产生了不同意见的10大焦点问题综述如下:   一、名称问题   比较多的意见认为“城市雕塑”这个说法本身就不严密,它只是一个约定速成的说法。   “城市”作为“雕塑”的定语,是什么意思呢?它只是属于城市空间?那么乡村和风景名胜地的户外雕塑算不算城市雕塑?   在一些重要的艺术词典中,是查不到&ld [详细...]
    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作者:孙振华)
    2.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卖瓜的说瓜甜”。按这个道理来讲,一个从事城市雕塑工作的人,就应该多说城市雕塑的重要,说它的好处。我虽然来到深圳后一直从事城市雕塑工作,但并不想简单地强调城市雕塑本身有多么了不起;我也不认为,在一个城市里面,城市雕塑越多就越好,就越有文化。   为什么呢?因为孤立地谈论城市雕塑,不把它和城市文化联系起来,那是永远也说不清楚的。城市雕塑永远是从属于城市文化的   这些年我在琢磨城市雕塑问题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心得:我们以前在认识上可能有一个误区,过多地强调城市雕塑是一门艺术,强调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作用和装饰作用;把城市雕塑水平的高低归咎于雕塑家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偏向于把城市雕塑仅仅看作是个艺术问题。   城市雕塑当然是一门艺术,但是这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详细...]
    1. “传统的缺失”——对当前中国雕塑界文化生态现象之思考(作者:吴雅琳)
    2.   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洋为中用,到如今,中国已是国力强盛、初步实现工业化,尤其近二十几年间,在许多方面都大胆地融入了现代社会,文化上更可以说是与这个世界直接接轨了,今日在西方人的眼里,国人再不是拖着细长辫子,骑着小毛驴的东亚病夫,而是自觉地接受着外来文化的洗礼,逐步成长为东方的巨人。但笔者有时不免潜心自问,在此开放和收获的同时,不经意的,我们又付出了多少代价?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学术见解、东方的智慧,它们置身何处?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怎么就都变成了需要在西方人的思想体系下才能确定其存在与否的价值?国民的殖民心态与日俱增,对学界、特别是教育界,长期以来,无疑起到了负面的作用。在某些学科专业的开设和发展上,从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忽视与拒绝。   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召开的一个雕塑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明确指出:“在我们的艺术 [详细...]
    1. 中国雕塑与中国文化(作者:孙振华)
    2.   中国雕塑与中国文化是一个大题目,在这里,我实际只想和大家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雕塑的特征,二是中国雕塑风格的演变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演变。这两个问题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当然时间的关系,许多具体的内容不大可能展开来讲,只能是讲一个大概。 一、中国雕塑的基本特征   特征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我们主要以西方古代雕塑作为参照来映证中国雕塑的独特性,这种比较并不是要比高低优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能以某一个民族的雕塑的特征做为评定整个雕塑艺术的高低优劣,这种比较是说明性的,为的是有利于人们看清它的独特面貌和形态。中国雕塑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可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题材的广泛性   中国雕塑的题材相当广泛,从全书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人物、动物(包括想象、虚构的动物 [详细...]

更多 美术理论
    1
书画同源终将合流
    2
刘玉来: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论
    3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4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5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6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7
浅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
    8
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问题
    9
浅论具象中的抽象因素
    10
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11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12
谈素描情感——绘画教学之随想
    13
浅论马克思主义与复合型美术人才培养
    14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15
浅论素描艺术风格与现实主义教学体系的建立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221(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