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南风荔子丹,皱红小碧满银盘。”夏日的岭南,那漫山红遍的荔枝,不仅是清甜多汁的美味,也化作画家笔下的精灵,以嫩绿嫣红,造就一幅幅生动传神的岭南风情画。
荔枝入画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让画工作荔枝图,并亲自写下《荔枝图序》,文章记载:“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虽然荔枝图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元和十五年(820年)的夏天,巴州和峡州的荔枝到了成熟的季节,荔枝树亭亭如盖,一颗颗果实似红玉般点缀其中。宫廷画师取来宣纸,置于荔枝树下的案头,先以淡墨勾勒荔枝树轮廓,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树之形态便跃然纸上。再取浓墨,细细描绘叶片之脉络,叶片仿佛有了生命,随风轻舞。难怪清代王符曾对着《荔枝图序》发出感慨:“特为荔枝立传,想见太守风流。昔东坡有空寓岭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