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史论 >> 艺术概论

      谈古代玉器造型对现代玉雕的影响

      分享到:
      2010-08-03 10:25:19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中,亦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延续时间最悠久的一种,据史料记载,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各个时代的玉器反映出各个朝代政治思想、艺术风格,也反映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地位。每件产品均有其特色的环境,玉的器型纹饰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据考古学家研究指出,我国在商朝时代,已将玉琢磨成各种器具,其中包括适用的工具、武器、装饰品,以及祭祀与宗教上的用品。而在商朝以前,虽然也有玉器具,但在雕刻切磨技术方面,都是自商代起才大有进步,这时不仅品种繁多,而且雕刻技术已进入新境界,技巧高妙的玉工,配合阴文阳文线条的应用,雕琢出无数难以比拟的旷世奇珍。由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玉被赋予了宗教、政治、生活等多方面的意义,自古以来,玉的种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在谈古玉对现代玉雕的影响时,我将清代以前的玉器都归纳为古玉,而不仅仅指汉代以前的古玉,根据其用途将古玉分为礼仪玉器、随葬玉器、装饰玉器三大部分。

        一、礼仪玉器

        所谓礼仪玉器,顾名思义,是指古人在祭祀、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玉器。常简称“礼器”或“礼玉”,一般主要指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

        ㈠璧:一种有孔的圆形板状玉器,也有不是正圆而呈扁圆形的,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是为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

        璧虽是古代的主要礼品之一,但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能作装饰之用,或佩饰在身,或悬挂在墙,也作馈赠用品或随葬用品使用,玉环、玉瑗也属于璧类玉器是一种特型璧。

        ㈡琮:是一种外方内圆中空的柱状玉器,有的器型高大、有的比较矮小。琮,在新石器时代非常流行,到了殷代也常出现,汉代已很少见。既是礼器,也有作葬器使用。

        ㈢圭:是一种下端平直,上端尖锐或平整的长方形玉片,上端是平头与石斧之形相近,称“平首圭”。上端尖锐呈三角形的叫“尖首圭”。在古代,圭作为礼器,一方面是天子和大臣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朝会典礼时的必带之物。

        ㈣璋:把圭的上端斜着削去一道斜边,剩下的便是璋的形状,所以《说文解字》称:“半圭为璋”,故有“半圭曰璋”之说。

        ㈤琥:一种刻有虎纹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与六器中的其他五种礼玉相比,“琥”是最写实的,其他玉器则都是抽象化的几何图形,唯独“琥”即使图案化了,仍然看得出虎的造型。

        ㈥璜:一种弧形的玉器。一般认为半璧为“璜”,但大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少数接近二分之一。璜虽为弧形,也呈现多种形制,有扇形、半环形、半月形、拱桥形等。一般说来,大型璜作礼仪玉,中小型璜为佩玉。

        二、随葬玉器

        随葬玉器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随葬玉用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葬在墓中的玉器。它们主要有玉衣、玉塞、唅玉、握玉等,大多是造型简单,光素无纹的玉器。

        ㈠玉衣: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体之用。按部位一般为分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加金、银、铜丝镂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份的高下不同。皇帝才能使用金镂,故有“金镂玉衣”之说。

        ㈡玉塞:即所谓“九窍玉”,填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古人有一种信念:“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这九件玉塞分别为眼盖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

        ㈢唅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其形状无定制,但用的最多的是蝉形玉,故又称“玉蝉”,有复活、新生之意,在造型上,蝉与舌的形状相近。

        ㈣握玉: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手而去”。有握无孔的璜形玉器,更多的是“玉豚”即玉猪,祈祷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富足之意。

        玉豚的造型大多很简单,一块方柱状的玉,上面的一边稍浑圆,作为豚的背部,下面仍为平直状,作为豚的腹部一端较尖是头,身上有几条凹线纹,显示出豚的眼、耳、口、足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风格。

        三、装饰玉器

        凡是用于装饰的玉器,即指随身佩带的玉,也指陈放在室内架上的玉,其中也包括各种不是供实用,而用于装饰的器具玉。

        ㈠佩饰玉

        指戴在人头、颈间、腰间、胸部、手臂的佩饰。即有片状的也有立体圆雕造型的。随身佩带的风俗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玉珠、玉管、玉坠、玉笄等多有出土,殷商时代佩玉也常常有大量的发饰、头饰、颈饰和腰饰,东周战国时代,出现了由多组玉器组成的“组佩”,即由不同的佩玉和璜、璧等串连组成。佩在腰间,行走时玉佩相击有节,以节行止。另外还有多种耳饰、胸饰、腰饰、项链、颈链、手镯、戒指、玉梳等等,其中腰饰的造型最为丰富,有各系璧和各种形状的玉佩服、带钩、刚卯、翁仲、玉人、玉龙、玉凤、各种吉祥动物等,腰饰器和胸饰器有时并无严格的界限,都是可以随身佩带的玉饰。

        ㈡陈设玉

        指形体较大,适合陈设于屋内架上的玉器,常见的品种造型有:

        1、玉山子。即用玉雕成的山水、树木、人物,因其外形体呈山形,故称“山子”。像清宫廷内的“大禹治水图玉山”,高224公分,重5300公斤,堪称是我国古代玉山之最。小型的玉山也很玲珑可爱,如清代的翠玉松鹤山子,高仅11公分。大多以文人雅士、自然山水为题材。

        2、玉插屏、挂屏。只是嵌镶陈设的方式不同,其形制基本是一样的,造型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长方形的,上面多雕山水花鸟之类图案,配以紫檀木柜、装饰效果极佳。

        3、玉花插、玉如意

        都是用于装饰而非实用的玉器。花插的主体可以雕成各种造型,如鳌鱼花插、荷叶花插等,不一定真要插花,只单独放在架上也非常好看。玉如意是由古代搔痒用的爪杖演变而来,但用玉制成的尤其受人珍爱,用于陈设把玩。

        4、玉蔬果。用玉做出仿蔬菜水果的形状,以为陈设,如著名的“翡翠白菜”,自然逼真,人见人爱。

        ㈢器具玉

        器具玉其实也多是一种陈设玉,只是它们的器形大都为用具,但不是实用具。除各式兵器(玉戈、斧、钺、矛、发民、匕首)、乐器(玉罄)外,大多为有膛肚的器皿。如文房用具、玉笔架、玉镇纸、玉笔筒、玉水盂、玉笔洗,佛前焚香的玉炉、薰炉,日常家居用的玉碗、玉杯、玉壶、玉盘、玉制鼻烟壶等,都是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八角形等几何形体的器皿,也有仿青铜器造型的,其形制非常丰富。由于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玉饰品,并提倡博古传今,使清代的玉器皿的品种、数量达到了鼎盛时期。

        以上将古代玉器部分种类的造型特点作了简单的介绍,综观当今的玉雕作品无论从题材、纹饰、造型等方面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的,下面我们就从玉雕的品种造型上来看一看现代玉雕的特点。

        一、人物类:

        现在创作构思人物题材更加注重人体的结构比例、动态,不但有单个人物造型,还有群组人物的构图形式,仕女、孩童、佛像、仙人等整体造型各有特色,仕女面容秀丽动人,佛人的面目鼻正口方,垂帘倾视,两耳垂肩,大多是立体的人物造型,对面部、手部及衣纹的处理,强调了透视、明暗、转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人物陪衬物也讲究其在作品中的位置、角度,体现层次、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并和主题人物相协调。季节气候、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等都和人物的身份、性格、习惯爱好等相适应。特别是我们扬州的人物山子雕作品,在吸取清代山子造型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景物相结合的多层次作品。人物、动物、飞鸟、树木、流水、山石层次分明,各具形态,将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法运用到玉雕创作中,取景、布局、题词、落款、印章等都渗透着绘画的章法。最杰出的代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设计的碧玉《聚珍图》玉山子,它以中国著名的佛教石刻艺术为题材,集四川乐山大佛、大足石刻、河南洛阳龙门大佛和山西云冈石佛之精美,融奇峰秀水于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福地仙境,作品层次分明,具有高低远近的立体效果,其造型圆浑典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器皿类:

        当今器皿类玉雕作品在继承了传统杯、碗、洗、壶、炉、瓶、薰、鼎等器型基础上,造型比例得当,对称周正。同时在借鉴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结合玉雕技法的特点,标新立异,将传统的炉、薰、瓶同玲珑剔透的玉链相结合,《白玉五行塔》、《白玉宝塔炉》就是其代表。玉链条的工艺特点是“小料大做”,将一块玉料的高度在做成作品后达到翻倍的视觉效果,用行话来讲,也就是将产品做高、做大了,提高了作品的经济价值,也增强了炉瓶类产品的美感。既表现出动与静、虚与实、大与小、曲与直的对比,也增强了空间感。器皿的耳、盖、提头及两耳的面积分布合理,器皿的造型大多稳重、严谨、浑厚、古朴。

        值得一提的是,链条类产品的提头造型,借鉴了古玉礼仪器的形制和图案加以变化。以古螭虎纹、龙凤纹为主,间以吸收八宝、植物等的造型,大胆应用“S”形结构,讲究古玉造型的线条美,线的曲直张驰有力,给人以无穷的动态美,在不大的面积上,采用阴线、镂空、双面透雕的手法,创作出了一件件不一样的作品。有的还在提头的中下部加雕一小吊坠来调节两根链条之间的空间,使链条产品的造型更趋完美。一身、一盖、一提头、一吊坠,这样的器皿类链条产品不但端庄厚重,而又透丽精致,有着另一种艺术风格。

        三、花卉雀鸟类:

        玉雕花卉品种和雀鸟品种统称花鸟类产品。随着镂空技法的发展,在吸收古代花鸟题材写实的基础上,花鸟类产品从构图章法到细部刻划都有新的变化,穿枝过梗,疏密有致,作品中上鸟俯视、下鸟仰视、相互呼应。常用的花鸟有梅、兰、竹、菊、松、牡丹、月季、茶花、杜鹃;凤凰、仙鹤、绶带鸟等,师法自然,追求逼真。打破了传统花鸟类造型简单、技法单一的缺点。在产品设计的布局上不但讲究整体造型、对比关系,还注重产品的季节、习性,这样使情趣更生动,造型更准确。如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设计的、获首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金奖的白玉《福寿满堂》,将花、鸟、树木、孩童等玉雕常见的品种集于瓶体周围,布局合理,主体与配体协调自然,塑造了枝繁叶茂、生动活泼、欣欣向荣的人间景象。

        而玉雕白菜作品更是将瓜果蔬菜品种的玉雕作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结合了牙雕白菜及故宫珍藏清代玉雕白菜的特点,创造了全新的造型和雕刻技法,一件件白菜作品风格各异,虽材质不同,技法要求不一样,但在造型上十分讲究空间的对比度、外轮廓线节奏感和整体的完美性。其梗叶的翻卷、昆虫的姿势,根须的处理等细节也非常逼真,是现代玉雕中的一个新的亮点。

        四、动物类:

        动物类题材在现今的玉雕创作中,更多的是以把玩件、小件类产品作为表现的对象,特别是十二生肖及和其它吉祥物的组合是最多的。表达了设计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和对人们幸福生活的祝愿。技法上既有平面浮雕,也有立体圆雕,镂空雕。用线流畅、生动自然。造型上大多圆浑、讲究线面的结合,注重表现玉的质感。既考虑到动物各部位的生长体态,又不拘泥于原型的比例关系,在运用夸张手法的同时,又注意动态的合理性。骨骼清楚,肌肉丰满健壮,五官形象特征明确。立、卧、行、走、奔等各种姿态合乎美的法则。黄玉《对狩》、胆青玛瑙《母子情》是当今动物类扬州玉雕的代表。

        在这里虽然将现代玉雕品种和古玉的种类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在题材、技法、造型上都是一脉相承的。现代的玉雕作品更多的为装饰玉器,即陈设用玉,佩饰用玉两大类。大多用于自己欣赏或馈赠亲朋好友,玉雕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仅成为装饰室内、美化自己的新时尚,而且也受到收藏人士的青睐,不少收藏家已涉足玉器精品的收藏。

        千百年来,中国玉器与中国文化同时发展,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发扬传统的同时,深入研究,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玉器的特殊魅力,体现在纷繁的造型上,体现在特殊的用途上,体现在精湛的琢磨工艺上,体现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上。所以当今的玉雕事业还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无论在题材、品种、技法、造型上都会创造出新的特色来,它将日益丰富多采,与人类的文明同在,与时代精神共同发展。



        [相关链接]刘孝莉个人简介

        刘孝莉,扬州玉器厂工艺美术师,从事玉雕创作设计二十六年,现任玉器研究所设计员,擅长炉瓶杂件类的创作设计。现为扬州玉器学校的兼职教师,有多件作品在全国玉雕行业评比中获奖,设计的“扬州风光”获全国首届旅游设计优秀奖。

      更多 艺术史论
        1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2
      超级女声——审美者缺席的诸众狂欢(作者:史鸿文)
        3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4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5
      许著:探讨美感的本质
        6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7
      《创意星空》第三期节目预告:传统服装的艺术创造...
        8
      助教眼中的成中英教授(作者:蒋志琴)
        9
      李安源: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与中国早期文化输出之梦
        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11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12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13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14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作者:邱紫华)
        15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作者:潘知常)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76(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