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史论 >> 中国美学

      “暴力美学”真的那么美?

      分享到:
      2010-01-22 15:50:00

        ——审视近期影视及大众文化中的一个热门现象

        谈话参与者:
        尹鸿: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影视编剧
        劳凯声:教育学博士,北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的话:
        “暴力”和“美学”,原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它们结合成 一个新的词——“暴力美学”,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不少热门影视作品、 新版卡通书、动画片、电子游戏纷纷以此作为招揽,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仅与时尚和 消费有着密切的瓜葛,也成为被争相阐释和检审的对象。“暴力美学”是如何产生的? 其确切的特征和内涵是什么?对于与他相关的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评价和看待?本期文化 视点栏目,邀请到三位专家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动态中的“暴力美学”现象有 所触摸和把握。


        观点碰撞
        尹鸿:娱乐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宣泄,而暴力文化的展示可能起到这一作用。 从美学本身来讲,没有素材不可以表现为美。丑与恶的东西,如果以人文价值系统进行 观照,进而进行社会化的改造,是可以转变成美的。
        劳凯声:我不赞成将暴力纳入审美中。暴力作品在崇拜宣扬人的强力统治理念时,否 定了民主秩序和法制原则,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对于认识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它很容 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文艺作品的现实影响上看,“暴力美学”的所谓“美”是值得 商榷的。
        郝建:我认为“暴力美学”与社会道德距离较远。“暴力美学”作品的一个鲜明特征 是,它通过对暴力内容的形式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作品本身也没有表示 出道德评判,而是将道德评判的责任加到观众头上了。至于它与暴力犯罪的关系,我认 为值得怀疑。
        尹鸿:但要注意,对暴力的展示如果没有掌握好尺度,确实会带来危害。暴力文化可 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人的内在的攻击性欲望没有真正释放出来,新的刺激反而加重人 企图释放的欲望,故要将宣泄控制在一定尺度内。社会要有保护未成年人的机制,使他 们远离暴力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暴力美学”
        主持人: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听到“暴力美学”这个词汇。电影评论 中,一批新锐导演的作品被认为与“暴力美学”相关,如美国的昆廷·塔伦蒂诺,中国 香港的吴宇森等。一些武侠电视剧,以及原本单纯可爱却被加入暴力内容的卡通画,被 联系至“暴力美学”;一些新推出的电子游戏产品,也争先恐后以“暴力美学”作为卖 点。一些新闻类作品,如犯罪实录电视采访、展示残酷场面的新闻摄影作品,也被贴上 了“暴力美学”的标签。“暴力美学”究竟是什么呢?
        尹鸿:我认为“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 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文艺作品中,暴 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 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 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又如,在美国的一些电影中,施暴者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 ,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另一种情况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 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这种倾向在多种文化行为中都可以看到。 以上所述的两种暴力呈现方式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
        劳凯声:“暴力美学”应该说是个新的概念,但文学艺术作品中反映人的强力的东西 ,一直就有。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包括对力量的追求,人的力量可以作为审美对象被 纳入到艺术中。但如果将这种追求夸大到不合适的地步,对强力百般推崇,就会产生通 常意义的暴力作品。我认为对人的力量与暴力之间应作区分。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 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例如 ,有时人的力量可以通过正义和邪恶的斗争展示出来,展示过程中,正义与邪恶之间的 划分是清楚的,给人比较纯粹的美学上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暴力美学”这个概 念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就我个人感受而言,“暴力美学”作品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市 场因素,不排除一些创作者有意识地追求商业效应,有意识地投一些人之所好。
        郝建:“暴力美学”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主要指电影中的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 。与“暴力美学”相关的一类作品有共同特征,那就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 形式感。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 发扬到炫目的程度。电影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从来不是暴力美学的关注热点。 至于电子游戏对暴力内容的表现,我看它在心理学上的根本机制与电影的表现有共同之 处,即都根植于人内心的欲望,那就是人类天性中的一对矛盾但是紧密相伴随的心理情 结:对死亡的恐惧和攻击的本能。但电影与电子游戏与“暴力美学”的关涉方式还不同 ,在电影里,“暴力美学”是一种纯形式感,它并不激发观众的主动性,即观众的审美 参与的主动性是有限的。而人们玩游戏的过程有反馈和动作,这也许更能体现出一种主 动的心理状态,或许这种欲望的直接发展是有动作的。
            电影“暴力美学”的发展轨迹
        主持人:既然“暴力美学”概念最早萌生于电影史中,其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郝建:电影史上,“暴力美学”指起源于美国,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 和形式探索。就英、美电影而论,有几部作品可用来描述暴力美学的发展轨迹:1967年 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尼和克莱德》,1969年萨姆·佩金·帕导演的《野蛮的一伙》, 1971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橘子》,1976年马丁·斯科西思导演的《出租车 司机》等。就“暴力美学”改变现实形态和营造强化的视觉、听觉形象来说,其技法上 的远祖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爱森斯坦。爱森斯坦1923年在《左翼文艺战线》上提出 “杂耍蒙太奇”的理念,近年被准确译作“吸引力蒙太奇”。但爱森斯坦过于强烈表达 自己的态度,其作品给人一种强行灌输的感觉,而“暴力美学”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的 艺术观念,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它弱化了电影的社会 道德教化功能,而只是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当然,它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必须是: 具备商业伦理和基本人道情感的观众,后现代社会,高度法制化社会,有自由竞争的文 化空间,有自由的文化产品选择权。
        “暴力美学”当然受到美国电影的启发,但就其放弃表面的社会评判和道德劝戒而言 ,就其浪漫化、诗意的武打、动作的极度夸张走向彻底的形式主义而言,却是在香港完 成的,以吴宇森等为代表,成熟以后又反过来波及美国,经过昆廷·塔伦蒂诺的发扬又 启发了奥里佛·斯通等人的一些影片。《英雄本色》、《低俗小说》、《杀手雷昂》、 《变脸》、《天生杀人狂》、《黑客帝国》等影片都是暴力美学的代表性作品。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暴力美学”这种探索?
        郝建:这很难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任何一种艺术类型和流派的形成,有其 自身内因。艺术的任务是发掘我们内心深层的东西,我们内心有的东西不是那么光明、 向上的,有的还很可怕。但一种艺术体系确实会遵循自身的规律往前走,不见得非与社 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有太大的关系。当然,我相信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土壤的质地相关。 例如,要真想玩暴力美学,首先要身体安全,话语表演是要有社会保障的。在一个有保 障的健全的社会,昆廷尽可以玩得开心,玩得离谱,玩得让整个世界都来惊诧和叹服这 位“坏孩子”的天才。
        尹鸿:的确,当社会容忍的空间越大的时候,暴力美学的展示可能会更多。美国“9· 11”以前,暴力电影泛滥,但“9·11”以后却减少了,这说明现实中的暴力现象和文 化中的暴力表现往往可能成反比。其实,所有社会都有对暴力文化的需求,我认为“暴 力美学”的产生与人的心理欲求最为相关。首先,从精神分析角度,由于争取生存空间 等需求,人本能上有一定的攻击倾向,可是,由于人在社会化、成年化过程中需要尽可 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需要达成与社会的协调相处,人内在的攻击性倾向会被压抑 、郁结,但又永远不会消失,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宣泄的闸门,否则会对人格的堤坝产生 破坏性影响,危及自身和社会。我认为娱乐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宣泄,而暴力文 化的展示可能起到这一作用,使人们通过视听行为进行宣泄,这使暴力文化的展示有了 存在的必要性,这也是它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与情爱主题一样,暴力也是一 个永恒的主题。
            “暴力”与“美学”能揉捏在一起吗
        主持人:“暴力美学”的作品在文化市场上似乎很受大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欢迎,其 原因何在?既是“美学”,总该与美相关。但有批评认为“暴力非美”。“暴力美学” 与美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
        劳凯声:将“暴力”与“美学”揉捏在一起,在我看来是存在矛盾的。对暴力本身我 持否定态度。我认为暴力作品在崇拜宣扬人的强力统治理念时,混淆了道德伦理,违反 了正义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暴力作品中常有的专制、以强凌弱的东西,否定了民主 秩序和法制原则,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我不赞成将暴力纳入审美中。
        我承认,文艺作品在展示人的力量与展示暴力之间,存在一种很近很易混淆的关系, 要区分清楚是很难的事情,但我还是认为必须区分开。文艺作品塑造的虚构世界,对于 判断能力较强的成年人来说,他可以选择将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对待,但审美之外,也 须有鲜明的立场,区分正义与邪恶。而认识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则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 差。从文艺作品的现实影响上看,“暴力美学”的所谓“美”是值得商榷的。
        尹鸿:从美学本身来讲,没有素材不可以表现为美。丑与恶的东西,如果以人文价值 系统进行观照,进而进行社会化的改造,是可以转变成美的。例如,竞技场上的行为具 有一定的暴力因素,但当竞技运动被纳入到规则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协调的关系,所有 的行为都受到规则的制约,暴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软化,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而且, 在审美过程中,人的判断价值系统可能得到改变。在不同情境中,人们会按不同的系统 判断事物的是非价值,这些不同的系统可能分别倾向于社会、人性和血缘等等。当作品 以特殊手段对暴力进行了美学改造,人们在欣赏作品时,就可能不自觉地采纳了另一个 价值系统,而现实生活中比较突显的社会道德价值系统则被隐匿,被置换了,甚至导致 “同情坏人”及类似情形的出现。
        郝建:我倒认为“暴力美学”是一种美。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形式好看,也在于它应合 了人的潜意识。应该看到,对暴力进行唯美化的展示是可能的。这里面也有很多很复杂 的东西。比如,电影可以夸张刺激地表现开枪、子弹的穿梭、血腥这些东西,但不同的 电影可以表现得完全不同,例如,日本有的电影将这些事物表现得很血腥,从天花板到 地上都是血的那种血腥。但在“暴力美学”中,此类作品却能将暴力和血腥用美的形式 展示出来。
            如何看待“暴力美学”作品的负面影响
        主持人:有人会认为,“暴力美学”是审美范畴的事情,是一种美学选择,它仅仅提 供一个虚拟的“暴力乌托邦”,与现实生存世界并不等同,所以不应过多进行社会价值 和道德上的评判。但事实是,此类作品通过人的消费等形式,与现实世界发生着联系, 直接影响着人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精神和行为。或者说,因与“暴力”沾边,这类 作品几乎无法真正从舆论的压力中超脱出来。前不久河南省平舆县杀害17名青少年的黄 勇一案被视作一个典型的例子。黄勇供认,他自幼喜欢看那些侦破、暗杀的录像片,喜 欢玩暴力游戏,特别崇拜其中的杀手,并在心里深深刻下了“杀手形象”,从而走上犯 罪道路。对这样一些现象该如何看待?
        郝建:我认为“暴力美学”与社会道德距离较远。“暴力美学”作品的一个鲜明特征 是,它通过对暴力内容的形式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它的注意力在于发掘 人的内心当中深层的欲望,即对暴力、攻击欲的崇尚,同时也有对血腥、死亡的恐惧。 在这样的作品中,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弱化了,作品本身也没有表示出直接的道德评判 ,而是将道德评判的责任加到观众头上了。至于它与现实的关系,是否此类作品多了, 暴力犯罪就上升,我认为值得怀疑。杀手黄勇的例子,在我看与“暴力美学”无关,他 并非因看游戏中的暴力而杀人,而是因为他有心理疾病,有杀人的倾向而需要去电子游 戏厅找猎物。如果我们的青少年一点暴力看不得,对人类天性中的恶一无所知,那我们 的教育一定出了问题。过去我们只强调真善美统一的美学观念,而实际上,真善美经常 不重合。武打动作、刀来剑去、杀戮枪战,都可以形式化地展示出来,给人纯粹的审美 上的满足。至于看完电影干什么,要你自己决定。
        尹鸿:但要注意,对暴力的展示如果没有掌握好尺度,确实会带来危害,这也是社会 一直谴责暴力文化作品的原因。暴力文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人的内在的攻击性欲 望没有真正释放出来,新的刺激反而加重人企图释放的欲望。所以,一方面暴力文化对 人能够产生疏导宣泄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暴力内容进行更多的社会化改造和道德 规范,以将宣泄控制在一定尺度内,特别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使他们远离暴力文化带 来的负面影响。毕竟,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对文化的需求不同,判断能力、学习能力也不 同,就像大人和孩子生病用药不同一样。社会要有保护未成年人的机制。
        劳凯声:看待“暴力美学”,离不开道德评判,应该正视现实,考虑青少年与成人在 辨别能力上的区别。对青少年这样处于弱势的群体来说,暴力作品的负面大于正面。我 们注意到,一些青少年在现实中受到别人的欺侮,或感受到学校、家庭、成人的强制性 要求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外在压力未变成内在认识时,他们非常容易沉浸到文艺 作品、电子游戏中,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有的希望通过想象中的角色易位,实现现实 中不可能的梦想,在虚拟中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
        我做过一个关于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对策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 生。他们上网浏览时,点击最多的是游戏网站,最吸引他们的是打斗、表现力量的游戏 ,其中不少有暴力内容。相当多孩子将有网络犯罪行为的黑客看作杀富济贫的网上大侠 ,反而看不到黑客行为的现实非法性,实际上他们在虚幻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
        不能否认,过去我们的社会过于强调文化产品的教育功能,比较忽视其娱乐、宣泄功 能,但我始终认为应该存有一个界限。今天的社会,无论人的力量大小,每个人都有生 存发展的权利,应该享有法制的保障,文艺作品应弘扬这种平等的意识,而非强者统治 社会的观念;同时应注意保护成长中的青少年。
        主持人:西方一些国家有严格的电影、游戏分级制度,目的之一在于预防暴力现象的 发生。能否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是否存在一种合理而平衡的途径,能够兼顾艺术创作自 由、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和人的健全发展?
        尹鸿:应该有社会监督,在孩子容易接触的电视播出时段应禁播有过度暴力倾向的节 目。电影则应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分级制。同时,还要强化媒介教育,帮助孩子区分 媒介提供的暴力行为与社会真实的差异。一些西方国家在中学开设了媒介教育课程,分 析媒介与现实的差异,以减少媒介可能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
        劳凯声:简单禁止的态度不可行。我国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对网站、游戏、影 视等设一些标准。要做起来肯定相当复杂,需要非常专业化。同时,也要注意以好的方 式,加强对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教育。
            小辞典
        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 。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 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 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 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
        受“暴力美学”的影响,近年来出品的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对暴力(武打动作)的处理也 出现了舞蹈化、诗化、表演化的倾向,人们在观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仿佛是在欣赏一 场别开生面的武舞表演,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有时反倒呈现出一种视觉的美感,进而 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张艺谋的《英雄》可谓将此发挥到极致。
        “暴力美学”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暴力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包括美国昆廷·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 、《天生杀人狂》、《杀死比尔》;由中国香港赴美国发展的导演吴宇森的《喋血双雄 》、《英雄本色》、《变脸》;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系列等。

      更多 艺术史论
        1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2
      超级女声——审美者缺席的诸众狂欢(作者:史鸿文)
        3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4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5
      许著:探讨美感的本质
        6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7
      《创意星空》第三期节目预告:传统服装的艺术创造...
        8
      助教眼中的成中英教授(作者:蒋志琴)
        9
      李安源: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与中国早期文化输出之梦
        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11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12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13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14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作者:邱紫华)
        15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作者:潘知常)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90(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