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史论 >> 外国美术史

      17至19世纪法国美术

      分享到:
      2009-11-06 15:42:05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

        ??18世纪下半期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者逐渐强大的时期,是两个阶层面临决战的变革时代。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资产者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争取人类理想胜利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者的革命而献身。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Heroism)精神。

        ??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者所推崇的偶像,革命家利用这些古代英雄,号召人民大众为真理而献身。正如马克思说的,“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大造革命舆论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又不同于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它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大卫。

        ??大卫 (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年)

        雅克·路易·大卫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五金商家庭,10岁时父亲过世,由皇家砖瓦匠的叔父抚养,酷爱绘画的大卫在亲友帮助下被送到布歇那里学画,布歇发现大卫的气质与自己的罗可可风格不一致,就将他转到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门下。大卫并不是天才,他个性沉默寡言,喜欢思考,不太合群,缺少典雅,使人感到少年老成,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精神,认真地学习过普桑、布歇、格洛兹和卡拉瓦乔。

        ??23岁的大卫第一次参加罗马奖考试,考题是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战神马尔斯的战斗,艺术风格基本上是模仿罗可可风格,但是人物形象情绪激烈、步伐沉重,因此画面很不协调而落选,直到27岁大卫历经3次失败后才获得罗马奖赴罗马留学。他在罗马学习期间为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遗迹所感动,产生了研究和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下决心暂时不搞艺术创作,专心钻研希腊罗马雕刻,认真画了4年的素描,32岁时曾带着一幅素描稿《帕脱克卢斯的葬仪》回巴黎沙龙展出。在接受古代艺术影响的同时,大卫在思想政治上也受到古罗马共和政体的潜移默化,滋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热情。后来他竭力想借用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样式,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大卫最初的创作都是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艺术中寻求美的源泉和理想,把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他曾说过,古代是当代画家的学校,它是当代画家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后来由于接触到一些反封建的革命党人,如雅各宾党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等,他在政治思想和艺术观念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从这时起大卫就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自己的艺术为反封建斗争服务,逐渐走进现实主义潮流。他说过:“艺术必须帮助全体民众的幸福与教化,艺术必须向广大民众揭示市民的美德和勇气”。从此,大卫把艺术作为反封建的战斗武器使用,作为战士登上了画坛和政坛。他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赫拉斯兄弟的誓言》。

        ??如果说罗可可艺术是路易十五时代为适应快要上断头台的没落贵族阶级的空虚心灵的需要,那大卫的艺术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大革命服务的。大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比启蒙思潮下的写实主义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时代的革命斗争现实,他借历史题材揭示如何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与新的社会风尚的革命思想。当大革命的风暴到来时,大卫不仅仅是画家,他还作为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他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成为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并以国民教育委员的身份从事大量的革命艺术活动。他公开倡导艺术必须为政治斗争服务,他说:“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

        ??在大革命中,大卫根据国民议会的建议创作了一些具有鲜明革命时代特征的肖像画,其中最杰出的是《马拉之死》。

        ??1794年是大卫艺术生涯中最光辉的年月,他的艺术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性,并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成为一位革命艺术家。但是随着“热月党”政变,雅各宾党政权被推翻,大卫被捕入狱,出狱后看到国家发生的变化令他触目惊心。革命的理想破灭了,整个社会陷于黑暗恐怖的深渊,这使大卫心灰意冷,又无能为力。从此在创作上他放弃了现实的题材,又沉浸在对古代社会的向往之中,再也没有画过富有革命激情的作品。他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停止了一切社会活动,情绪非常消沉,艺术生命也面临枯竭。这时的画家期望和平,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了《萨宾妇女》。

        ??大卫给后辈的艺术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他曾说过一些激励人心的话,他说:“绘画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构成画家。”他还说:“拿调色板的不一定是画家,拿调色板的手必须服从头脑”。这些都成为画家的箴言。

        ??当拿破仑夺取政权建立帝制以后,大卫又为拿破仑服务,成为帝国的首席画家,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很多反映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和形象的作品。1816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将曾对处死路易十六投赞成票的大卫驱逐,他被迫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最终客死异国。

        ??大卫的重要代表作:

        ??《贺拉斯兄弟的誓言》(The Oath of the Horatii,1784,Oil on canvas ,330×425 cm )

        ??1782年,巴黎重新上演大剧作家高乃依(1606-1684年)1640年创作的悲剧《贺拉斯》。故事写的是罗马城和阿尔贝城之间发生战争,双方谈判各选三位勇士进行决战以定胜负。罗马城选了贺拉斯三兄弟,阿尔贝城推举了古里亚斯三兄弟,他们之间是亲缘关系,贺拉斯兄弟中老大娶古里亚斯兄弟的姐姐为妻;而古里亚斯兄弟中老三是贺拉斯兄弟的妹妹的未婚夫。这两对三兄弟之间的决战面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和选择,结果是国家利益至上,大义灭亲,罗马城取得最后的胜利。大卫决定创作一幅以贺拉斯为题材的油画来表达他的政治信念和艺术思想。他为了发掘主题、深化艺术构思,深入体验古罗马时代的生活,他要求法国政府准许他回罗马去完成这幅作品。1784年他来到罗马,用了1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英雄主题的杰作。

        画面所描绘的是贺拉斯三兄弟向代表罗马王的父亲老贺拉斯宣誓效忠祖国的庄严场面。构图以老贺拉斯为中心,其他人物分列两边成视觉对称式均衡。老贺拉斯高举宝剑,三个儿子伸出有力的手臂作接纳状,人们手脚相对;在老人身后是一组陷入悲痛的女子,她们低首相依、无可奈何。人物的动势和组合都以直线和金字塔式构成,造成视觉上的单纯、沉着、稳定和强健的冲击力,全部人物被置于罗马圆柱式建筑大厅,这更增加了画面庄严神圣的气氛。
        ??
        ??画家精心选择了英雄出征前的宣誓和妻儿哭泣的情节,造成一种戏剧性的精神对比,形象地告诉人们:女人的眼泪也不能动摇英雄们尽忠报国的决心。女人们的情态是一组不可缺少的陪衬,她们的悲痛更加烘托出画面的悲壮气氛。作为画面中心人物的老贺拉斯,他是国和家的象征,他的庄严举止制约着三个儿子的行为,指示着他们履行国民的神圣义务、报效祖国。画家在人物造型上使用雕刻手法,形象坚实有力,重视素描的体积感,设色很单纯,可与雕刻相媲美。

        ??《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1787,Oil on canvas,130×196 cm,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

        ??1789年大卫为鼓舞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而被诬陷引诱青年、亵渎神圣,最后被判处服毒自杀。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画中所描绘的就是苏格拉底服毒自杀的情节,在一个阴暗坚固的牢狱中展开,苏格拉底庄重地坐在床上,亲人和弟子们分列两旁;牢门半开,从门缝中射进一束阳光,使画中人物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格外突出;苏格拉底位于视觉中心位置,他裸露着久经磨难的瘦弱身子和坚强的意志,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毫无畏惧。弟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演讲,竟忘了老师死亡将至。

        ??画面左边一组人物主要描绘亲人们有的陷入深深的悲哀,有的扶墙悲痛欲绝,这是一幕人生悲剧,为了突出苏格拉底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画家有意在画面前景地面置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这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增加了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大卫在人物塑造上既保留了古典主义的造型规则,又着意于人物精神面貌和情感联系的刻画,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本质特征。

        ??《运送布鲁特斯儿子尸体的军士们》(The Lictors Return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1789 Oil on canvas,323×422 cm)

        ??布鲁特斯是公元前84年古罗马第一个推翻暴君统治的英雄,他把神圣的罗马大皇帝驱逐到国外,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并成为贤明的执政官,但是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参与了伊特鲁立亚人的复辟阴谋活动,布鲁特斯为捍卫共和国的利益和神圣的法律,毅然处决了这两个逆子。画家借这一题材热情赞颂了为国家利益而大义灭亲的贤明君王。

        ??这幅画中所描绘的是武士们将被处决的儿子尸体抬进大厅的一个瞬间,布鲁特斯的妻子作为母亲悲痛欲绝,这时作为父亲不可避免地陷入常人所具有的痛苦之中。画家特意将他安坐在一尊古罗马的英雄雕像投影下,利用朦胧模糊的光影既表现了布鲁特斯的形象又刻画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英雄的雕像是他依托的精神支柱,隐约的人物动势中体现出坐立不安的心态,但是不安中又含坚定,他高举两个手指表示共和国的兴旺就是最高的法律。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戏剧性场面,是情与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矛盾冲突的场面,画家在这里为人类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正直无私的君王形象。

        ??画面构图仍然遵循古典主义的对称式均衡原理,人物被置于罗马建筑的圆柱前,使画面更显庄重神圣。这幅画受到公众的欢迎,对大革命起着积极的舆论作用。人们称大卫为“共和党人的拉斐尔”,说他“以其天才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1793,Oil on canvas,162×128 cm)

        ??《马拉之死》以肖像的形式,描绘了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马拉被害的悲剧情景,画家用激情和正义的呐喊塑造了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让·保尔·马拉(1760-1793年)原是一位医学博士和物理学家,当大革命开始时他就毅然投身于革命,后来成为革命的雅各宾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进行激烈的斗争。1789年 8月他创办了《人民之友报》,因此人们称他为“人民之友马拉”。贵族大资产阶级很快认识到他的威胁,巴黎市长下令逮捕他,他不得不躲藏起来,昼夜在地下室中工作,致使患上了皮肤病,必须浸在温水中才能缓解痛苦。1793年,女刺客夏绿蒂·柯尔黛潜入他的工作地点用匕首刺杀了他。在马拉被害后两小时,大卫立即赶到现场为马拉画像,随即又到国民议会发表演说:“拿起笔为我们的朋友复仇!为马拉复仇!让他的战败的敌人重新看了他已变的面容而失色吧!”,“我听见人民的声音,我服从他们。”这是一位革命艺术家的誓言。

        《萨宾妇女》(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1799,Oil on canvas,385×522 cm)

        ??萨宾人是古意大利的一个民族,和罗马人相邻。传说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原为一个部落的领袖,叫罗马诺(后来的罗马城名依他名而定)。他早就觊觎萨宾妇女的美丽,一心想劫夺为罗马士兵之妻。他设计邀请萨宾人参加他们的宴会,乘机悄悄地打进萨宾城,劫夺了许多美丽的萨宾妇女和他们的财产。若干年后萨宾人强大了,他们欲报此仇,但是被劫的女子已为罗马人之妻,为罗马人生儿育女了,此时萨宾人打来,又势必使他们沦为孤儿寡母的惨境,因此妇女们拖儿带女地出来阻止这场亲人之间的战争。《萨宾妇女》描绘的正是这一情节。

        ??画家着意于人物的裸体、半裸体造型,严谨的雕塑形体和细腻的素描功力使这幅激战场面变成古代标准人体展览,缺乏内在精神的感染力,这正是古典主义的缺憾。也反映出大卫此时艺术创造上追求单纯的形式美,理性构思和造型冲淡了艺术美的真实激情。人们认为这是画家在大革命失败后,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借复古以消愁肠。

        ??《雷卡米埃夫人像》(Madame Récamier,1800,Oil on canvas, 173×244 cm)

        ??朱利埃特·雷卡米埃夫人(1777-1849年)15岁时嫁给银行家雷卡米埃,以貌美和善于交际闻名巴黎,她组织的沙龙是法国文化界的中心,作家大仲马常出入其间,也是大卫的好友。时年23岁的雷卡米埃夫人请大卫为她画肖像,画家深为少妇的优雅魅力所吸引,运用古典和写实手法相结合塑造形象,以古典的道具相配,企图创造古典美人意境。作画过程中夫人觉得画家忠于写实而没有美化她而不满,尤其对赤脚的描绘甚不乐意,私下里夫人又请大卫的学生、善赶时髦的画家热拉尔为她另外画一幅,大卫得知后即中止画下去,这是一幅没有完成的肖像画。正由于没有画完才避免了古典画法的那种过于细腻工整、没有生气的毛病,反而更真实、更有生气盎然之感。

        ??画中夫人神情仪态端庄大方,给人一种庄重宁静、古典的美感。她那善良的性格配合着随意的连衣长裙,半躺转首的姿式,沙发和灯架的造型配置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古典美学原则,加上柔和的色调,空荡抽象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简练和典雅,古典与写实相结合,天衣无缝。

        ??《拿破仑一世及皇后的加冕典礼》(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and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 (detail)
        ??1805-07,Oil on canvas,629×979 cm)

        ??这幅画是奉拿破仑的命令而作,描绘的是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加冕仪式。画面中心形象是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接过的王冠,赐给皇后约瑟芬。罗马教皇被请来参加仪式,想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号召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肯定称帝的合法权,不过只让他坐在祭坛前作为后盾而已。受加冕的皇后长长的皇袍由宫女罗席福柯拉夫人和瓦勒特夫人牵着,中间平台上坐着皇后的母亲,围绕中心周围站立着主教、王公贵族、将军、各国大使以及前来祝贺的外国国王、王后等。

        ??大卫的杰出弟子很多,有热拉尔、维涅·勒布伦夫人、吉罗德、格罗和安格尔。

        ??我们介绍热拉尔、格罗和安格尔。特别重点介绍安格尔。

        ??热拉尔 (Francois Gerard,1770-1837年)

        ??弗朗索瓦·热拉尔出生于罗马,当时他的父亲是法国驻罗马的大使。最初他师从于雕刻家奥古斯特·巴仟学习艺术,16岁时转入大卫的画室,19岁获得大奖赛第二名,由于父亲过世,只得自立为生。20岁时赴意大利学习,恐怖时期重又回到法国,直到帝国时期才以肖像画家著名于世,从那时起全欧洲的知名人士,上至皇帝、将军,下到学者、贵妇都希望他能为自己画像。

        ??热拉尔以《奥斯特里茨村之战》与《亨利四世进入巴黎》两画受到皇家美术学院赞赏,尔后成为宫廷首席画家和美术院院士,受封为男爵并获得军团荣誉奖章。

        ??热拉尔是大卫的高足和继承人,新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于1801年与他的同窗吉罗德应诏为皇后约瑟芬装饰马尔梅松堡行宫。在拿破仑垮台后,他又转为路易十八服务,成为宫廷画家,可谓两朝红人。晚年又得到查理十世的庇护,1830年已60岁的画家仍受聘为巴黎先贤祠作天顶画,他的艺术比起老师大卫更加官方化了,这预示将过渡到安格尔的官方保守的古典主义风格,也就是典型的学院派。

        ??热拉尔重要代表作:

        ??《普赛克第一次接受爱神之吻》(Cupid and Psyche,1798 Oil on canvas,186×132 cm)

        ??普赛克是人间公主,美貌绝伦,引起美神维纳斯嫉妒,派儿子丘比特去伤害她,丘比特奉母命去见普赛克,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她,画中所描绘的是初见的第一次吻。

        ??这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情趣的题材,为许多画家画过。而热拉尔则着重于表现两个纯洁的男女完美的人体,并没有刻画出富有个性的相貌与精神气质,重艺术形式,造型规范而类型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极端严谨的素描、装饰性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和均衡和谐的构图等是画家着意要表现的一切。

        ??《雷卡米埃夫人》(Madame Récamier,1802 Oil on canvas,255×145 cm)

        ??热拉尔是位能言善辩、举止高雅、风度翩翩、善与王公贵族交往的画家,他以流行肖像画高手驰名画坛。

        ??雷卡米埃夫人曾约请大卫为自己画肖像,但对大卫所画的肖像不甚满意。夫人早已听说大卫有位学生热拉尔善画时髦肖像画,于是同时请热拉尔为自己画肖像。当时,大卫很不愉快,对夫人说:“夫人们总是任性的,可是艺术家也一样。所以我请你满足我的要求,这一幅画就让它这样吧,下面可让热拉尔为您完成一幅更使您称心的肖像。”

        ??热拉尔将夫人安排在古代建筑环境里,以列柱拱门作背景,显得庄重和富有古典意境。夫人斜靠坐在柔软的古式沙发椅上,姿态随意而浪漫,仍然赤着那双美丽的脚与裸露胸部,双臂十分呼应协调。为了突出夫人丰满圆润细柔的肌肤和白色衣裙,画家在背景上扯着一块红色布帘与前景人物形成对比。当这幅肖像完成后,受到夫人的称赞,从此热拉尔的声誉在巴黎上流社会更加蒸蒸日上,此时画家年仅35岁。

        ??格罗 (Antoine-Jean Gros,1771-1835年)

        ??安托万·让·格罗出生于巴黎的画家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绘画影响和教育,少年时代就具有充满热情的想象力和对事物敏锐的感觉。在一次画展上看到大卫画的《赫拉斯兄弟的誓言》激动不已,十分仰慕大卫,14岁进入大卫的画室学画,成为杰出的门生。

        ??22岁的格罗,在大卫的帮助下赴意大利学习,游历了佛罗伦萨、米兰和热那亚,观赏和研究了众多大师名作,对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尤为敬仰。正当格罗游历米兰时,法国远征军统帅拿破仑就在米兰,他谒见了拿破仑,深受拿破仑的英雄主义感化,又受到约瑟芬的垂青,他的艺术生命与拿破仑连接在一起了,成了拿破仑的随军画家,此后画了许多歌颂拿破仑的历史画卷与肖像画。

        1801年画家回到巴黎,参加绘画大奖赛,他又画了歌颂拿破仑作品参展,不久随拿破仑事业的成功而提升为宫廷御用画家。在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期间,格罗未被驱逐反而被委以领导皇家美术学院,封为男爵,受命作先贤寺天顶画。

        ??流放国外的大卫曾以信寄望格罗将才能用于高尚的历史画,但终未获得成功而内疚,实质上是格罗的浪漫主义倾向与新古典主义艺术的矛盾冲突,导致格罗无法解脱的苦闷,而终于1835年6月25日投塞纳河自尽。

        ??格罗重要代表作:

        ??《阿科尔桥上的拿破仑》(Bonaparte on the Bridge at Arcole,1796,Oil on canvas,245×172cm)

        ??1796年11月15日至17日,法、奥、意三方会战,法军面临敌人火力封锁的阿科尔桥畏缩不前,当时年仅27岁的法军统帅拿破仑身先士卒,挥舞战旗,跃身上桥,此举振奋法军,一举而得胜利,扭转战机。

        ??这时格罗正好在热那亚,约瑟芬发现了他,将他带到米兰为拿破仑作画。性情暴躁的拿破仑不可能静坐为他作肖像,约瑟芬竟将他抱在膝上,使画家得以速写。画家说:“我没有时间选择色彩,只好满足于抓住他的面部特征,然后尽我最大可能运用肖像表现手法”,终于完成了这幅成名之作。

        这幅画的问世突破了古典主义的艺术束缚,显示出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艺术魅力。

        ??安格尔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780-1867年)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出生于蒙托邦,父亲是装饰雕刻家、皇家美术院院士,自幼受到家庭良好的艺术教育,6岁时进教会学校学习绘画音乐,9岁时画的素描头像已显示出超群的才能。尔后进入当地的绘画雕刻学校学习,当他第一次见到老师给他们看拉斐尔《椅中圣母》临摹作品时,激动得流下热泪,这个印象决定了他的日后艺术追求和命运。

        17岁的安格尔经格罗介绍入大卫画室学习,由于成绩优异使拿破仑免了他的兵役,19岁时升入美术学院。1806年因获得罗马大奖而赴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四年期满后不愿回法国,因为他的古典主义倾向作品在巴黎历遭冷遇,因而继续留在罗马研究古代艺术遗迹,成为意大利古典艺术的崇拜者。40岁的安格尔移居佛罗伦萨,四年后由于为故乡画了一幅《路易十三的誓言》而回到巴黎,意外地受到欢迎并被选入皇家美术院院士,可悲的是他的古典主义风格作品仍遭冷遇,无奈再度回到罗马,他说:“巴黎对我有敌意,我决心离开这里,寻求安宁。”

        61岁的安格尔在罗马的艺术活动取得成功,这次载誉回到巴黎,法国政府为了弥补过去对他的冷落,这次组织了有426人参加的盛大宴会,还受到法王的欢迎款待。68岁那年他获得第二共和国美术委员称号,且成为沙龙评审委员之一,掌握了美术评选大权,在美术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70岁时荣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还获得元老院参议员的称号,故乡赠给他黄金花冠,安格尔的晚年是在光荣和辉煌中度过的。

        ??安格尔重要代表作:

        ??《莫第西埃夫人》(Madame Moitessier,1856,Oil on canvas,120×92 cm)

        ??安格尔于1851年曾为莫第西埃夫人画过一幅肖像。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为莫第西埃夫人画像相当疲劳,想摆脱但不可能:“这倒霉的肖像置我于这般苦境,这是末了一次画我那可爱的美人儿了,可现在我还得画她的项链、戒指和手镯,最后还要润色补笔。这幅画在整整七年中这样沉重地压着我的生活。”从中可见这幅画画的时间很长,是在1851年画的那幅基础上完成的另外一幅。

        ??画家作画非常严谨而认真,这是古典主义画家作画的共同特点。安格尔的肖像成就是他的艺术丰碑。

        ??《霍松维勒女伯爵》

        这幅肖像是画家65岁时所作,可以认为是他晚期趣味的优秀范例之一。这时他已成为一个一切优美和精致事物的宠爱者。总的来说这幅肖像有些卖弄效果,但画得确实很好,所以批评他的人也不再说什么了。

        ??人物造型绝对的严谨准确,但由于这非凡的准确以致在表现手法上,线条变成了绝对压倒一切的形式而失去了绘画性,也失掉了它的活跃流畅气韵。画家可能已经感到这种绘画性十分必要,以致他用鲜艳的色块来弥补它的不足。

        ??忠于客观、竭力写实、创造真实,安格尔都达到了。

        ??《洛哲营救安吉莉卡》(Roger Freeing Angelica,1819,Oil on canvas,147×190 cm)

        ??取材于16世纪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特的诗集《狂乱之夜》所描绘的情节:支那女王安吉莉卡被囚禁在泪之岛上,她被当着海神奥鲁克的祭品,她在等待自己的末日到来。正在这危难之时,勇士洛哲驾驭着自己半鹰半马的座骑,赶来杀死了海里的神兽奥鲁克,营救了安吉莉卡。

        ??在这幅画中,安格尔的古典主义倾向十分鲜明,安吉莉卡的裸体被描绘得十分优美,画家不是表现她临危的情态而是着意在表现人体完美,英雄洛哲勇敢相救毫无临危救人的激情,只是将长矛放在怪兽的嘴里而已,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平静而庄重,这正符合古典主义所追求的意境,重理性轻情感,重类型轻个性,造型符合雕刻效果。

        ??《泉》(The Source,1820,Oil on canvas,83×163 cm)

        ??安格尔一生追求和表现理想美,十分迷恋于描绘女性人体,在他的笔下,每个人体都画得圆润细腻,健康柔美。他严谨的素描功力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作用,把人物的形体动态刻画得极其准确、简洁而概括。安格尔反复探索完美的艺术形式,视拉斐尔为典范,以温文典雅为理想,迷醉于希腊雕刻。在他的美学主张中强调以永恒美和自然为基础,他心目中的自然是理性的、理想的、非现实的、无内容的纯形式美。他创造的理想美典范就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泉》。

        ??《泉》是安格尔众多人体艺术中最杰出的一幅。画家在40岁时曾构思过一幅《维纳斯诞生》,有人说这幅画是表现画家对已逝青春的留念。36年后画家又重新构思创作了《泉》。《泉》中女孩的造型在整体上是遵循古希腊雕刻的原则,但更为细腻微妙。画家严格遵守比例、对称的原则,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女孩的体形姿态遵循古希腊创造的S形曲线美。

        ??《泉》是安格尔一生追求的美神,也是他一贯倡导的“要拜倒在美前去研究美”的典范。西方一位评论家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老的产儿,她的美姿却超过了所有女子,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富有生气和更理想化了。”的确像画中如此完美的女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在这幅《泉》中,安格尔把他心中长期积淀的古典美与写实的现实美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这幅画的奥秘在于画家表现了人体姿态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变化,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即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趋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而打破了平衡。在她身体的这种曲线运动中,展示出一种类似水波的曲线,这种身体的曲线使得那从水罐里流出来的直线形水柱相形见拙,通过这些形式,使这位恬静的女孩比那股流出来的水柱更加具有活力。

        ??古典主义画家从不表现人物的个性,这幅画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精神和技巧。因此,画中人物面部毫无表情,这更加强了女孩“无邪”的神态。也有人认为水罐的形状含有性意识。身体的动势表现出开放与禁锢的双重意义。画家自己曾说过:“要把美藏在真实之中,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大师决不是创造什么,不是制作什么,应该说,他们是看见了什么,并且探悉什么。”

        ??画家对人说:“这幅画完成后同时出现五个买主,有的人简直要向我扑过来,他们争执不休,我几乎要让他们抓阄。”最后这幅画被迪穆泰尔伯爵买去,伯爵死后捐献给国家,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瓦品松的浴女》(The Bather,1808,Oil on canvas,146×97 cm)

        ??这一幅具有东方情调的裸女像,是安格尔28岁时在罗马创作的。因这幅画为瓦品松收藏,故得此名称。

        ??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从这位丰润女子的背部看到了令他激动不已的美,那就是常人所看不到的微妙的曲线和色调变化,半明半暗光色在这个柔嫩的背部微微变化着、浮动着。他以垂挂着的绿色长帘,白色的布单,红白相间的花格头巾装饰衬托浅黄色调的人体,具有庄重、典雅、纯洁的美感。使观者视觉所至一切环境饰物与人体构成和谐的交响。

        ??《大宫女》(The Grand Odalisque,1814,Oil on canvas,91×162 cm)

        ??19世纪初,法国贵族上层对具有强烈的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内宫生活极感兴趣,一些画家为满足贵族的享乐追求,竭力迎合去描绘这类题材,就这层意义上讲,安格尔也不例外。

        ??当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受到公众的抨击,主要指他的艺术表现而论,有的说:“安格尔先生画活人就像几何学家画固体一样。为使其预算好的线条赋予素描以立体感,他什么事都做了!他把人体的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有人说他笔下的这位宫女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安格尔不是解剖学家而是艺术家,他为了塑造完美的形象可以夸张人体的结构,正如他的学生所说,他可能是对的,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符合正常人体比例就不这样诱人了。这幅大宫女如按纯正的古典主义要求确有许多不周之处,画面各部分色彩不甚和谐,人体结构错位处甚多,但这是按自己的审美观念重新组合的一个美的对象。

        普吕东 (Pierre-Paul Prud’hon,1758-1823年)

        ??皮埃尔·保罗·普吕东出生在法国克吕厄市一个石匠之家,兄弟姐妹十三,他最小,父母双亡,由修道院收养,尔后入当地美术学校,受教于德沃日,这位老师还培养出大雕刻家吕德。

        ??22岁的普吕东来到巴黎,接受了古典主义艺术追求理想美的思想,三年后以优异的绘画才能获得赴罗马深造奖,在罗马的四年学习期间,游历了意大利艺术圣地佛罗伦萨、米兰诸城,深入考察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们的成就,更崇拜达·芬奇和柯罗乔,称他们为画坛荷马,以他们为楷模。

        1789年回到巴黎,深得拿破仑的赏识,但却受到宫廷首席画家达维德的冷遇,直到58岁时才被选入法兰西美术学院为院士。他与达维德虽然同属于新古典主义,向往严格的理想美,但普吕东的气质更倾向浪漫主义。他毕生偏爱描绘当时流行的寓言和神话题材,一些抽象的寓言在他的作品中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他笔下的神话人物和女性形象大多是飘忽不定,如梦幻一般地处在朦胧之中。画风妩媚柔和,明暗渲染十分和谐,笔法细腻,整个作品以优雅、肉感和带有低沉的浪漫抒情格调,比起达维德有着更多的热情。他自己曾说过:“我不愿意用别人的眼睛来看事物,别人的眼睛对我不合适。”因此他总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感悟世界,然后才用画笔去描绘自己看到的想过的世界,由于他的画风,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法国的柯罗乔”,认为他的绘画与莫扎特的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普吕东重要代表作:

        ??《约瑟芬皇后像》(The Empress Josephine,1805,Oil on canvas 244×179 cm)

        ??皇后约瑟芬是拿破仑的妻子,由于画家得到拿破仑的器重而允许为他妻子画像。画家为了表现皇后的美丽、端庄,曾反复研究画了大量的草图,最后于1805年完成这幅传世肖像杰作。

        ??画家将皇后安排在马尔梅松城堡花园一角的树林间,皇后斜靠在石椅上,左手托着头陷入沉思之中,她上身着袒胸露肩的透体薄纱长裙,一条红色镶着花边的大氅垫着石椅又翻盖在膝上,画家着意描绘皇后修长丰满圆浑的身体,突出那娇嫩的肢体和胸部,借以表现古典美质,但没有罗可可那种宫廷妇女的华贵气息。人物面貌和神情及所处的环境,隐含一种冷落感,约瑟芬那深思的面容,似乎在向世人表白她无法诉说的心境。古典主义画家普吕东在这幅肖像中,表明他已迈向浪漫主义。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

        ??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1814年4月6日,拿破仑退位,路易十八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复辟。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在复辟的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是苦闷的,于是,文学和艺术上的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在19世纪西方画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鲜明强烈的个性、新奇多变的题材、表现力丰富的色彩,一扫古典主义绘画的僵化、教条,给19世纪的西方艺术带来强烈的震撼,并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席里柯和德拉克洛瓦;雕刻方面的代表是吕德和卡尔波等。

        ??席里柯 (Théodore Géricault,1791-1824年)

        ??泰奥多尔·席里柯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卢昂的一个律师家庭,少年时就热爱绘画,后全家移居巴黎,17岁时师从于韦尔内的父亲卡尔·韦尔内,两年后又转到格罗(1771-1835年)画室,在这里同学的还有比他小7岁的德拉克洛瓦,他们在这里共同接受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教育,后来都成了浪漫主义大师。

        ??与老师背道而驰的席里柯经常出入于巴黎的美术陈列馆,对提香、拉斐尔的艺术十分推崇。他热爱大卫的革命精神和鲁本斯狂放且富激情的构图和造型,并研究过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格罗和西班牙戈雅的艺术,逐渐显示出浪漫主义雄姿。1812年年仅21岁的席里柯,第一次在沙龙展出了《轻骑兵军官的冲锋》获得意外的成功。两年后当路易十八波旁王朝复辟时,他参加了贵族近卫骑兵队,这期间又画了著名的《受伤的胸甲骑兵》,后来他投入了反波旁王朝的斗争。画家27岁时为了研究文艺复兴遗产,赴意大利考察学习,先到佛罗伦萨,尔后又到罗马,他不知疲倦地临摹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尤其是按自己的理想临摹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偏爱强烈的运动和有力的造型,使他获得“法国的米开朗基罗”的美誉。后来离开意大利又去英国和比利时,还去布鲁塞尔探望被流放的大卫。

        ??席里柯28岁时创作了世界名作《梅杜萨之筏》,尔后到英国和德国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1824年1月年仅33岁的席里柯不幸坠马而身亡。

        ??席里柯重要代表作:

        ??《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1819,Oil on canvas,491×716 cm)

        ??19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梅杜萨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半个月后得救的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上岸后又死去2人。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席里柯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萨之筏》。

        ??画家为了描绘这起真实事件,阅读了生还者的回忆文字,并访问了幸存的人,请他们作指导,还自己做了一只类似“梅杜萨”的木筏,亲自在海上漂泊,以获取真实的环境、气氛和对大海风浪变幻的体验。他构思良久,先后构图多幅。为了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和景,他亲自到病院观察垂死的人的情态,为了描绘死者的肉体色彩,他将解剖的死人体浸于海水中观察其色彩变化,他还请黄胆病人为他做模特儿,据说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做过他的模特儿,他的艺术观和创作直接影响了德拉克洛瓦。这幅画描绘了遇难者呼救的紧张瞬间,他们居高呼喊远方的救生船。画家有意在背景上画一风帆,逆风将木筏往后吹行,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木筏往后吹的现实造成对立的紧张气氛。激情正是浪漫主义精神所在,但画中那座人体构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义的遗风,在这幅画中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古典主义造型交织在一起,构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杰作。

        这幅画巨大的画面,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情节激动人心,构思大胆富有戏剧性,构图严谨充满律动,画中人情感激越。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度,光影对比强烈,整个色调阴森沉郁,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幅杰作的问世,开辟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道路。法国历史学家弥列什赞扬说:“席里柯独自一人凭自己的力量把船引向未来,法兰西本身,我们本身在《梅杜萨之筏》上被表现出来了。”可是当这幅史无前例激动人心的作品1819年在沙龙展出时,受到古典主义画家猛烈的攻击。安格尔看了以后说:“我真希望把那幅《梅杜萨之筏》从卢浮宫博物馆内剔除出去,我不想看这种东西,这只能算是解剖学的表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死尸样的人物,实在败坏观赏者的趣味。”在当时最能理解这幅画的是一位比席里柯小7岁的青年,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当席里柯在画他的《梅杜萨之筏》的时候,允许我去看他作画,他给我这样强烈的印象,当我走出画室后,我像疯人一样跑回家去一步不停,直到我到家为止。”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狮的德拉克洛瓦。

        ??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年)

        ??欧仁·德拉克洛瓦生于巴黎一个外交官的家庭,母亲喜爱音乐,舅舅是达维德的学生,这使德拉克洛瓦幼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影响,他爱音乐善画画。他说:“音乐常赋予我一些伟大的思想,当我听音乐的时候非常想画画。”他17岁时入巴黎美术学院格罗的画室学习,格罗是达维德的学生,但格罗已显露出浪漫主义的倾向而远离达维德的艺术道路,终因无法解脱而自沉于塞纳河。在格罗的画室德拉克洛瓦受到启迪,同时结识了席里柯,这对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
        ??在美术学院里,他精心研究过古典派绘画,他崇拜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和哥雅,英国的康斯太勃尔也给他很大的启迪。由于他的热情和充满艺术家心灵的自由,而不受古典主义传统深厚影响的画坛所重视。德拉克洛瓦24岁时,创作了第一幅震惊画坛的作品《但丁之舟》,它标志着法国又出现了一位大画家。26岁时创作了《希阿岛的屠杀》,使浪漫主义在法国画坛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1825年,德拉克洛瓦到英国旅行,研究英国绘画成就,结识了英国大画家劳伦斯和波宁顿,英国绘画中鲜明的色彩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国后的创作中,更强调画中色彩的效果,否定古典主义清楚的轮廓和线条的美感。30年代,法国工人运动兴起,深受感动的画家创作了世界名作《自由女神引导人民》,他以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对人民大众英雄主义的热情和同情,是幅最具浪漫主义特征的作品。这位32岁的浪漫主义大师很渴望去意大利看看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但终未成行却去了东方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这次东方之行改变了他的艺术道路,从此他的创作逐渐脱离现实,走向唯美主义道路。《阿尔及尔的女人》是代表作品。德拉克洛瓦大胆艺术创造的一生中,他的天才经常不被画界理解,所以他常说:“我被丢给野兽有三十年之久。”他晚年病重仍不忘画画,临终前他仍叫人把调色板拿来,他是握着调色板和画笔离开人世的,他给人类艺术宝库留下九千多件绘画作品,其中油画就有853件。
        ??
        ??大卫和安格尔在艺术创造中求助于典范,德拉克洛瓦则是以自己的热情为艺术之源。有人说如果让他的热情充分发挥的话,他一个晚上就能用颜色涂满巴黎的墙壁。在德拉克洛瓦的艺术世界里处处与古典主义相对抗:他要推翻古典主义所有法则,他力求洞察一切秘密。他从不害怕放纵自己的幻想:他以动态对抗静止、以粗犷对抗极端工整、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以光和色对抗素描。色彩成为绘画的主要问题:以无穷变化对抗僵化完美、以人物的个性化对抗严整的类型化。德拉克洛瓦用色彩笔触淹没了造型的轮廓,摒弃了对象的雕塑感,现实的美丑皆可入画,以此对抗高贵雅致。如果说和古典主义的种种对抗称之为浪漫主义的话,那么德拉克洛瓦就是浪漫主义的雄狮。

        ??德拉克洛瓦重要代表作:

        ??《但丁之舟》(The Barque of Dante,1822,Oil on canvas,189×246 cm)

        ??24岁的德拉克洛瓦,以但丁的《神曲》为题材创作了《但丁之舟》,直接向学院派挑战。在这幅画中,画家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地狱。在地狱里的斯谛吉河中浸透着一群曾经在人世间犯下罪行的人的灵魂,他们被罚在污泥浊水中无休止地互相咆哮、互相斗殴,看到但丁的小舟,他们个个竞相争着求生,踩着别人往船上爬,在这群罪恶的灵魂中有个但丁的仇人,想请但丁搭救他免受黑暗之苦,被维吉尔又推到河中,并说:“滚开些,到你的狗群那里去。”这些灵魂在人间时妄自尊大、罪行累累,无善可录,所以死后他们的灵魂还在这里咆哮如雷,他们中有许多自命不凡的大人物,将同样像蠢猪一样躺在这阴暗的地狱里受苦受难,遗臭万年。这幅画表达了悲剧性的主题和画家的民主思想,说明行恶者必然受到惩罚,罪恶深重的魔鬼们如果有求生的欲望,也必然遭到拒绝。当这幅画展出时受到进步艺术家和思想进步人士的赞扬,年迈的格罗叫自己的木工为他订做一只精致的新画框。但这幅画同时也受到学院派画家的讥讽、嘲弄和攻击,官方甚至不给展出。可是人们终于发现沉闷的法国画坛出现了一位巨大的天才,希望又恢复了,古典主义更显得暗淡无光。

        ??《希阿岛的屠杀》(The Massacre at Chios,1824,Oil on canvas,419×354 cm)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

        ??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

        ??《沙达纳帕路斯之死》(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1827,Oil on canvas,392×496 cm)

        ??德拉克洛瓦从英国旅行归来,创作了这幅充满诗意的浪漫主义作品,被称为“第二号虐杀”。这幅画取材于拜仑的长诗,描绘阿尔及利亚第一王朝最后一个君王沙达纳帕路斯在叛军包围王宫时,令侍从们杀死他的妻妾犬马,尔后放火自焚的情景。虐杀和等待死亡笼罩着整个画面。画家在这幅画中表现了国王的残暴,描绘自杀、虐杀的各个细节,动乱、吵杂、惨状目不忍睹,到处充满恐怖、绝望和凄惨,这正是王朝末日将至的气氛。在构图上,画家有意识在画面上安置各种器物,塞满一切空间,以眩目的错综形象、缤纷的色块、动乱不安的韵律和狂放的笔触,给人以闷塞、动荡和死亡的直觉。这种动感又和静态的国王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

        ??当这幅画展出时,古典主义卫道士们的责骂是意料之中的,他们说是“对艺术的凌辱”。就连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也不能接受,但是画家自己却说:“我完成了第二号虐杀,但却受到嫉妒的评委们的责难。”

        《自由女神引导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28th July 1830),1830,Oil on canvas,260×325 cm)

        ??《自由女神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取材于1830年革命,那是法国人民最后推翻封建王朝的“光荣的3天”。德拉克洛瓦以象征手法在画面的视觉中心塑造了一位丰硕半裸的女性形象,她一手握枪,一手高举三色旗。她是自由的象征,正在勇敢地领导人民前进去夺取最后的胜利。画面构图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动势,在女神的周围安排有法国革命代表性阶层人物的形象。人群中的那个孩子象征着年轻的法兰西。画面上的人物是现实的法兰西群众,环境是有巴黎圣母院作背景的真实的自然景色,充满人性的女神与各阶层的战士组合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了革命中的一个战斗场面,这幅画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工人、市民和知识分子。。德拉克洛瓦十分重视色彩造型,这幅画的色彩绚烂,色调丰富炽烈,他对色彩的运用已开始走向印象主义。正如荷兰大画家凡·高所说:“在印象主义绘画中,我看见了德拉克洛瓦的复活,不过德拉克洛瓦比他们更完整。”德拉克洛瓦不仅是色彩造型大师,同时也是素描大师,他说过:“色彩总是占据着我,但素描却更先控制着我。”在构图上,他像莎士比亚安排演员位置一样,擅长优美动人的构图。他作画始终充满激情,有人说他作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所以人们称他为浪漫主义雄狮。

        ??《阿尔及尔的女人》(The Women of Algiers,1834,Oil on canvas,180×229 cm)

        ??德拉克洛瓦于1832年随法国驻苏丹大使摩纳伯爵去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旅行,他被东方灿烂的异国情调迷住了,这是西方生活中看不到的美丽。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参观了一位船长隐秘的家庭,当画家步入一间光彩夺目的闺房时,简直被眼前的一切陶醉了:精致的陈设、华丽的服饰、黝黑的女仆和皮肤白皙、头发浓黑的阿尔及尔妇女所组成的色彩交响曲,令他激动不已。他站着画了几个小时,回到巴黎后,凭速写和记忆画了这幅被称为欧洲最美丽的画。在这幅画中,他采用柔和的东方色调,中间调子与强烈而饱和对比调子并用;渗透着画家对东方生活的钟情和对妇女所展现出的富丽色彩的喜爱,全画呈现出华美火热的情趣。

        吕德 (Fransois Rude,1784-1855年)

        ??弗朗索瓦·吕德,出生于法国提乔的一个锻冶主家庭,初入当地美术学校夜班学习雕刻。23岁时来到巴黎,进入著名雕刻家皮埃尔·卡特里尔工作室学习雕刻。在25岁和28岁时,两次获得罗马奖赴罗马深造,可惜因拿破仑国库空乏无钱而未能成行。由于吕德参与拿破仑的帝政活动,政治上崇拜和追随拿破仑,因此在拿破仑失败后,他也被迫流亡比利时布鲁塞尔,与大卫往来甚密,无疑也受到新古典主义的一定影响。

        ??12年的流亡生活使吕德在各方面都趋成熟,回国后即投入法国人民革命的浪潮,他的雕刻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1836年创作了留名千古的《马赛曲》。

        ??《马赛曲》La Marseillaise

        ??吕德于1836年为巴黎凯旋门制作一组高浮雕《马赛曲》。1792年法国人民奋起抵抗奥国侵略,马赛人高唱马赛曲挺进巴黎保卫首都,它后来被定为法国国歌。

        ??吕德就是根据这首歌的主题创作这组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组雕,成为法国革命不朽的纪念碑。浮雕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以一个象征自由、正义和胜利的带翼的女神为中心,她全身戎装,右手执剑,左手高举,发出号召“前进,祖国的女儿!光荣的时刻已经到来!”展翅飞翔的造型产生急速的飞动感;浮雕下半部是一群志愿战士,中间是位上了年纪的老兵,他取下头盔搂着儿子,振臂勇敢前进,在他的前后簇拥着奋勇的战士,汇成一股不可战胜的洪流奔向前方。

        ??雕刻家运用浪漫主义象征手法,表现了不可征服的人民的巨大力量,作品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这组作品在构图上既严谨稳定又情绪激奋,上下人物组成了金字塔形,体现了坚不可摧的团结力量感,雕刻技法细腻精致,体现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

        ??卡尔波 (Jean-Baptiste Carpeaux,1827-1875年)

        ??让·巴蒂斯特·卡尔波出生在一个石匠的家庭,母亲是编织花边的女工。7岁时全家迁居巴黎。17岁时他考入巴黎美术学院,雕塑指导老师便是吕德。由于卡尔波在美术学院一直未能获得罗马奖,一心向往到罗马留学的他只得转到迪雷工作室学习。27岁时他开始从事艺术教育,担任绘画雕刻学校的教师。法国大雕刻家罗丹都曾在这所学校学习,师从卡尔波。不久,卡尔波终于获得罗马奖而赴罗马留学。在罗马最使他激动的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刻。卡尔波不仅是位富有创造性的雕塑家,而且是位画家,可惜的是正当创作高峰时不幸去世,年仅48岁。

        ??重要代表作是《舞蹈》

        ??凡是到巴黎大歌剧院欣赏精彩演出的人们,首先欣赏到的是坐落在大歌剧院门前的群雕《舞蹈》。群雕的中心突出地塑造了一位姿势张扬的击鼓青年,在他的周围犹如花环一般地围着他跳舞的,是如花似玉的女孩们。这是青春、欢乐和生命的诗,是美好人生的赞歌。文艺批评家戈蒂埃说,这组塑像“比生命本身还要活”。

        ??据说群雕落成揭幕时受到一群妇女的反对,她们从世俗的观念出发,不能接受这群热情奔放的裸体男女。但是时间终于使她们转变,她们自己也经常留连于雕像下,反复感受这生命群体的勃勃生机。卡尔波在这组群雕中继承和发展了老师吕德的浪漫主义特点,充分发挥了奔放不羁的构思,冲破一切束缚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它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为主要特征,故称“批判现实主义”。

        ??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说:“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开始形成并获得初步的发展,从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潮流。

        ??(我认为,“批判现实主义”这个词是一个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偏见的词语,西方直接就是叫“现实主义 Realism”或者“写实主义”,我们把这一章理解成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就可以)

        ??库尔贝 (Gustave Courbet,1819-1877年)

        ??居斯塔夫·库尔贝出生于法国东部小镇奥南,祖父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雅各宾党人,父亲是葡萄园主,后来做过地方行政长官,库尔贝幼年就接受过革命思想影响。29岁的库尔贝到巴黎学习法律,后来竟成了自学成功的画家。库尔贝天生具有浓烈的艺术气质,他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总是以俯视的高傲神态看待世界和人生,他十分关心社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巴黎公社时期曾任公社委员和艺术家协会主席,他的名字和所有巴黎公社的英雄并列,在艺术中主张现实主义,他宣称:“现实主义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他所创造的艺术,是不加人工修饰再现他周围的现实生活。

        库尔贝是一个天生性格直率的男子汉,那些学来的社会习气丝毫掩盖不住他那真正的阳刚气概。他的一生命运多舛,不仅因为他争强好胜,有虚荣心,主要是他对被压迫者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所以他献身于无产者革命事业,为这个理想,他可以牺牲一切。19世纪中期库尔贝已经是位有世界声誉的画家,受到世界进步人士爱戴,拿破仑三世为收买他,授给他荣誉勋章,却被他拒绝了,他说:“除了自由制度外,他从未从属过任何其他制度”。他赢得人民给予的最大荣誉和爱戴,1870年巴黎美术家拥护他为国家艺术品保管委员会主席。巴黎公社失败后,他被捕入狱、示众、罚款,最后被迫流亡瑞士,死于贫病交加之中,终年58岁。

        库尔贝重要代表作:

        ??《奥南的葬礼》(A Burial at Ornans,1849-50,Oil on canvas,314×663 cm)

        ??画家所描绘的是他家乡的风俗场景,这种地方性的葬礼往往也是当地各式各样人物出现的场合,有官吏、商人和神父之类的头面人物,也有死者的亲属友人。一般人物的表情神态都是严肃而冷漠的,唯有死者的亲属才显出哀悼情态。这里所画的是风俗场面,实际上是奥南地方一群人的肖像,画家以严谨朴实的艺术语言,精确地塑造了众多人物肖像,其中有画家自己家庭的成员。当这幅画问世时,受到官方评论的指责,说它是“粗俗的、片面的,不懂得起码的绘画规则”。然而却受到青年画家们的欢迎,他们称赞“这幅画是以令人惊异的技巧画成的,风景的色彩具有绝妙的透明感,以及那些红、白、青各色的调子,使整个画面为之丰富起来”。在这幅画中画家以纪实的形式,不加任何修饰和美化,描绘了这真实而平凡的生活场面,因此有人说这幅画是“浪漫主义的葬礼”。

        ??《画室》(The Painter’s Studio,A Real Allegory ,1855,Oil on canvas,361×598 cm)

        ??《画室》的全名叫《画家的工作室——一个现实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来艺术生活的情况》。画家的立意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并寄寓一种意味深远的社会哲理。画家把7年来对生活和思想有影响的朋友和他曾经画过的模特儿集中画在一个画面上。另外还集中了上流社会各个阶层的形象,表现一个法国社会的缩影。

        ??在这幅画中描绘了三十多人,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寓意:画面中间是画家自己正在画一幅风景,画前小孩代表“无邪的眼睛”;裸体女模特儿代表画家心目中的缪斯,或真理;画幅背后一个十字架上钉着圣徒圣赛巴先,代表僵死的学院派艺术。围绕这个中心画面分成两部分:右边坐着看书的是诗人波德莱尔,他象征“诗”;前面站立一对男女,为“绘画的鉴赏者”;依次每个人都有象征意义:“散文”、“哲学”、“音乐”等。画的另一部分,大多是画家画过的模特儿,可谓集社会上之三教九流,他们被隐喻为贫困、忧郁、被损害者和被剥削者。总之画中出现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寓意,看来十分费解,但它体现了画家的民主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向。有人说他的这幅画是骄傲的抒发、感伤的回忆,以及十足的沾沾自喜,赋予了整个的构图以如此天真和温暖的生命力,如此的真挚感,以致它并不显得可笑。还有人说他以高超的表现技巧挽救了一个本来是非常幼稚的构思。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这幅画构图的完整、画面气氛的和谐,以及色彩的统一是无与伦比的,画面中心的裸体更是美妙绝伦。有人认为丢在地上的粉红色衣服就是一幅极好的静物画。这幅巨画显示了画家很强的把握复杂构图的能力以及画家写实的造型和色彩技巧,画的物象具有充分的质感和量感,这一切都表明库尔贝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1855年,巴黎举办世界名画展览,评审委员会拒绝接受库尔贝的这幅《画室》,原因是太具有社会主义性

      更多 艺术史论
        1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2
      超级女声——审美者缺席的诸众狂欢(作者:史鸿文)
        3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4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5
      许著:探讨美感的本质
        6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7
      《创意星空》第三期节目预告:传统服装的艺术创造...
        8
      助教眼中的成中英教授(作者:蒋志琴)
        9
      李安源: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与中国早期文化输出之梦
        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11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12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13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14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作者:邱紫华)
        15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作者:潘知常)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79(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