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美术理论 >> 收藏

      收藏的魅力与价值

      分享到:
      2010-01-22 15:45:41

          收藏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人类为了装扮自己,就采集漂亮的贝壳、磨制出精美的玉器,将它们佩带在身上。战国著名哲学家惠施,藏书达五车之多,在当时可谓是大藏书家。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他并收天下碑帖,在书法界传为美谈。宋代大画家米芾爱石如痴,有一次他得到一块“端石砚山”,竟接连三天抱着此石入睡,时人便称他为“石癫”。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崇尚汉族文化,不仅自己舞文弄墨,而且嗜古成性,广为收集民间的珍宝,把它们秘藏于故宫。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国泰民安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间收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民间收藏队伍,仅上海一地就有收藏爱好者近百万,拥有“收藏半壁江山”的美誉。民间收藏组织也相继成立,并且出现了一批私立博物馆。从收藏品种来看,除了传统的古玩、书画、观赏石、邮票、钱币、报纸、书籍、火花等外,已发展到包括磁卡、粮票、门券、酒瓶、连环画、商标等数百种,可谓无所不及,无所不包。从收藏队伍的构成看,不再局限于知识层,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可以说中国民间收藏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收藏活动所以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当今社会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除了国泰民安的背景环境外,这是与收藏活动的自身魅力分不开的。

        集知识和欣赏于一体

          收藏的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收藏品都是历史的载体,从它们身上可以折射出历史的光芒。古钱币爱好者在集币过程中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货币史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如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钱币为何品种繁多,通过翻阅历史资料,我们了解到王莽沉溺于迷信,为了提高他个人的声威,乱改币制,使得大批百姓破产,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混乱,最终加速了西汉王朝的覆没。还有宋元瓷器上常书写文字。如某些宋代磁州窑瓷器上写着“众中无语,无事早归、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时;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等诗句。这些诗句所流露出的思想是与宋代崇尚理学、热衷禅宗以及文强武弱的社会风貌分不开的。而一只元代青花酒杯上写着“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反映出元人纵马天涯、豪放不羁的英武气概和大吃大喝的生活方式。透过宋元两代瓷器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我们就不难找出当年为何成吉思汗入主中原的答案了。许多收藏品不仅是历史的载体,同时更是美的化身。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观赏石的“皱、瘦、漏、透”,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观赏石的纹理美、图像美,不是诗,胜似诗;不是画,胜似画。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古代陶瓷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此,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佳词绝句。唐代诗圣杜甫在《乞碗诗》中是这样赞美四川大邑窑瓷器的:“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代茶圣陆羽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将越窑秘色瓷和千峰翠色联系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形象地将景德镇青白瓷枕喻作玉枕,再贴切不过了。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最好的休闲和怡情

          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工余之暇,或河滩沙矿觅石,或乡村小镇淘金;或去古玩地摊寻宝,或到博物馆里取经。流连于蓝天白云下,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对此,古陶瓷收藏鉴赏家马未都先生感触颇深,他在《马说陶瓷》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在古玩收藏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变得安静了,坦荡了……对文物的亲近,会使你变得谦和待人,荣辱不惊,富贵不淫”。“收藏的乐趣是陶冶,收藏像点燃一支香,望着它永无重复的渺渺烟云,嗅着融和着自然气息的清香,像一杯清茶,在恬静地品啜着,身心得到最大的松弛和安逸。”收藏界崇尚的最高思想境界叫“禅”,恐怕指的就是这些。

        资产保值和投资的重要手段

          中国千百年来的收藏观往往注重收藏的文化、精神内涵,忽视或者淡化收藏的经济、物质因素。如今市场经济赋予收藏更深、更广泛的内容,有人断言,继房地产、股票之后,那些极具经济价值的艺术藏品(如古玩、书画、观赏石)是又一大投资项目。而与前二者相比,这类藏品由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本身的价值、价格相对稳定,并随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增长而呈不断上升之势,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回报率。二战以来,古玩等艺术品收藏成为欧美国家流行的投资和保值手段,靠收藏古玩艺术品而暴富的人不少。在亚洲,由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日本、韩国及中国香港特区、台湾地区等艺术品市场和收藏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即使在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形势下,顶级古玩艺术品仍在市场的风风雨雨中胜似闲庭信步,屡创佳绩。
          1999年春季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专场拍卖会上,一件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917万港元成交,打破了中国瓷器成交价的世界拍卖纪录。纵观国内,不少集团和个人凭着“先知先觉”和雄厚的实力,纷纷抢滩艺术品市场,力图分得一块丰厚的“蛋糕”。1996年浙江某集团公司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以85万元竞得明沈士充《仿宋元十四家笔意图卷》。事隔三年,在’99春季北京翰海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会上,该公司的这幅古画又以338万元被卖出,增值约4倍。投资古玩等艺术品,在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能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形象,其无形价值是不可估量的。1999年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投资兴办的国内首家国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开馆,馆中展示了保利集团从海外抢救回来的100多件我国古代青铜器和石造像精品。今年4月30日和5月2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和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春季拍卖会上,保利集团公司又分别以700万、740万、1400万港元竞得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去的圆明园珍贵文物铜牛首、铜猴首、铜虎首。国宝历经劫难回归祖国,保利人的义举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许。
          综上所述,收藏已不再是昔日的“玩物”,而是一种内容多样、全新的文化休闲和经济活动。然而,目前的民间收藏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如观念滞后,法规不健全以及收藏市场赝品充斥、商家的无序竞争等,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民间收藏的健康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舆论纷纷看好中国,他们认为,如果不出现大的动荡,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不可限量。有专家学者指出: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之一,二十一世纪极有可能是中国人的世纪。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民间收藏一定能够持续发展、蓬蓬勃勃。

      更多 美术理论
        1
      书画同源终将合流
        2
      刘玉来: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论
        3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4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5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6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7
      浅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
        8
      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问题
        9
      浅论具象中的抽象因素
        10
      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11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12
      谈素描情感——绘画教学之随想
        13
      浅论马克思主义与复合型美术人才培养
        14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15
      浅论素描艺术风格与现实主义教学体系的建立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263(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