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名人访谈 >> 紫砂

      薪火相继百年传承——范伟群作客FM90.9《紫砂名家》节目

      分享到:
      2010-07-17 16:23:25

        主持人:今天的嘉宾是陶艺世家的传人,优秀的陶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范伟群范老师。今天应该说是非常高兴能够请到您做客我们的“紫砂名家”,电台的话不是第一次吧?



        范伟群:电台是第一次。



        主持人:听说您参加的各次紫砂的宣传活动是很多的,所以说能够请到您 做客我们的“紫砂名家”,讲一下您的紫砂经历,说一说您的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我觉得还是比较开心的一件事情。

        其实说到您是陶艺世家的传人,那我想就不得不聊到您的范家壶庄了,历 史比较悠久了是吧?



        范伟群:范家壶庄在丁蜀镇的西望村,我们镇的西望村的一个全部是姓范 的一个范氏家族,也是紫砂的一个大家族。我们历史上曾经出了很多的紫砂名人,在紫砂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像范章恩,范鼎甫,范庄农家,范大生,范锦甫,范 占都在紫砂史上名垂青史,享誉海内外。其中范大生最具盛名,成为范家壶艺的集大成者,一代大家。范大生从小就随父母学艺,得到兄长的指点,他勤奋好学,对 紫砂又刻苦研究积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在收藏界流传一句盛言叫“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他的壶影响很大。1941年的时候他做了一个《雄鹰》,就是一个雕塑版界在英国伦敦博览会得了 国际金奖。然后31年的时候呢一些合菱啊,足鼎啊,在法国,巴拿马也得了金奖,应该说 把宜兴的紫砂推向世界他也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范家壶庄是代代相传,范大生是“德艺双馨”,不光是对自己的紫砂艺术有很高的追求,而且对紫砂人才的培养, 紫砂传统的培养方法呢是父传子,传家里人不传外人,但是他呢就毫不保留,培养了黄桂林,叶德喜等一大批紫砂名家,而赢得了“德艺双馨”的称号。



        主持人:那其实范大生,他和您的关系还是比较的亲啊,应该说他是您的 爷爷是吧?在他的一生也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做法,就是现在您的一些做法跟您的爷爷可能很相似,因为听说范老师好象也是除了自己在认认真真的做紫砂的话,还教 育了很多人?



        范伟群:对。我是1984年进紫砂二厂,当时是随吴同芬老师学习紫砂工艺。后来86年得到了徐汉棠老师的指导,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不少。我 记得在当时(86年)第一次就是工厂举行无记名技术比赛,就是大家一起做一个作品, 不打印款,叫无记名比赛,整个技术一帮人做,做了拿出来,放在一起评比,当时我就得了一等奖,也得到了徐汉棠大师的高度评价,就把我收为他的徒弟,在这几 年又跟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他是顾景舟的大弟子,我们的紫砂工艺美术大师,他对紫砂有很深的造诣,我就是跟他学习了学到了很多东西。1990年呢,为了进一步宏扬范家壶艺,因为我们一个家族,五个姐姐,还有外 甥,外甥女,很多人从事这个紫砂,我把他们聚到一起,带领他们,当时就成立了一个范家壶庄工作室,来从事紫砂壶的创作,也得到了很多国内外朋友的支持和帮 助。



        主持人:范家壶庄也是体现了你想要把你的祖先留下来的这些较光辉的业 绩能够把他们汇聚起来,然后把你们这个精神代代相传,那么这个范家壶庄就是在这样一个契机之下,然后经你的手创办起来了是吗?几几年的时候创办的呢?



        范伟群:当时是90年的时候成立了范家壶庄工作室。02时候我结识了一个韩国地乳茶会的一个教授叫朴贤先生,他对中国茶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和认识,在韩国创办 了一个地乳茶会。它呢是一个都爱好茶的人,经营,品茶的一个茶会,但是讲到茶文化,我们紫砂壶肯定首当其选,紫砂壶是最理想的泡茶茶具,当时他就到宜兴 来,跟我认识了,之后一见如故,很投缘,他对我家族的历史啊,对我的一些作品都非常的赏识跟喜爱,经过几年的交往,他后来就是要跟我们合作,当时他投资了 一部分资金成立了范家壶庄陶瓷艺术品有限公司。



        主持人:也就是说范家壶庄是中韩合资的,应该说很少见啊。



        范伟群:对。05年范家壶庄创办,但是06年呢是中韩茶文化交流基地跟中韩传统窑现代基地成立。当时我们范家壶庄成立的意义是有一个更好的平台 进行对外交流,推广我们的紫砂文化。



        主持人:那其实刚刚我们的范老师也讲到了从您的祖辈开始然后您在90年的时候创办了这个范家壶庄,然后又巧遇到了这位韩国朋友,很投缘,你们又继续把这个范家壶庄发扬光 大。然后我得知一个消息就是您的这位朋友叫朴贤,他还是我们宜兴的8个荣誉 市民之一。



        范伟群:对。其实他,朴贤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是喜爱,很崇尚,也很 有研究——对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他不光是一个学者,他在韩国的时候是一个韩国研究所所长,也是一个知名的教授,他就是认识我们之后,由范家壶庄认识紫砂 壶以后,他对宜兴紫砂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不光是投资了我们范家壶庄,后来在我们的引导和带领之下,他召集了一大批韩国的企业家,在我们宜兴投了一个韩国 工业城,在他的带领之下很多的企业家都跟着他过了来,把我们宜兴的对外经济,招商引资起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现在他又通过他的努力在把紫砂这一块推广。其实说到壶庄,说 到创作,就不得不提到您的祖父有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您刚刚也提到了,它获得过英国的伦敦博览会金奖,那这个作品在当时来说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能否跟我 们大家来介绍一下?



        范伟群:这个“一棒鹰”呢有一个故事,就是我爷爷小时候,不喜欢读 书,晚上呢就喜欢玩这个紫砂泥巴,有一天呢,他父亲要求他天天读书,但是他不愿意,瞒着父亲玩泥巴搞一些小玩意。每天他等父亲睡觉了,他就起床来。他一直 在做一个雕塑,一个松段,上面有一个老鹰,他做了很长时间。有一天,整个作品全部要完成了,但是,鹰的那个神韵,雄赳赳的那个气势出不来。感觉就是哪里不 到位,一直在苦思冥想,想到很晚,一直到凌晨的时候。他的父亲起来一看,他不在自己的房间里边,却在他的工作室里,后来过去一看,火了。就用拐杖打他,因 为他当时小孩子比较灵活,一避,就打在了他的雕塑的头上,这个一打下去正好把那个老鹰的头轻轻的敲到了一下,一歪过来,这个一歪过来老鹰的姿态恰恰是把那 个鹰的很精神的姿态表现出来了。鹰的那个头太正的话就感觉气势就不对,头一歪刚好那个气韵就出来了,两粒眼睛斜视着,振翅欲飞的感觉就出来了,他父亲还要 打,我爷爷一看就说,不要再打了,求求你不要再打了。当时他父亲在打他的时候呢同时也看到这个雕塑,乍一看就觉得很好,然后再仔细一看,他这一棒打下去就 把这个神态打出来了,就觉得非常好。这个就是“一棒鹰”的由来。这个“一棒鹰”在1941年的时候作为中国陶瓷的紫砂作品,送到英国伦敦,去参加英国伦敦博览会,后来这个名字在送展的时候就 改了叫“英雄独立”。为什么要改这个名字呢?刚好是这个老鹰有几个特点:一个老鹰的姿态,它的一个脚提起来了,起飞前的姿势,一个脚是拎空的,一个脚是着 地的,从这个形态上是独立。后来他们说我们中国政府正在抗战的时候,国内比较乱的时候,中华民族比较困难的时候,把这个鹰比喻我们这个国家,以后肯定会再 强大起来的,后来这个老鹰就获得了英国伦敦博览会金奖,被英国伦敦博览会收藏了,就珍藏在了英国大英博物馆。



        主持人:应该说这个也是范家壶庄历史上的一个大事。其实说到这个“一棒鹰”的民族英雄精神 ,那其实也说明造型 艺术在创作中也是非常重要。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范老师您说您的师傅徐汉棠,您也得到他的很多指点,我觉得您一直有一种自己的创作思路在里边,那能否谈谈您自 己的创作思路呢?



        范伟群:我想呢就是在传统的紫砂壶的造型宝库中蕴藏着很多丰富多彩、 造型完美的器形,它汇聚了历代前辈艺人的创作智慧,经过几百年来的不断的演变进化,很多器形重复提炼日趋完美,它蕴涵着紫砂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精华。我认为 在创作的时候,要从传统里边吸取素养。取其精华,以充实一下自己的设计构思,对传统的东西学习透了,把它的精华吸收过来,然后经过不断的试验,掌握其中的 技巧难度,加上自己的理念,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创新的作品。像我的“四方足鼎壶”,我就掌握了方器与筋纹器相结合,感受到正方之妙,雄伟之气。合菱壶,柿圆 壶,松段壶是我熟练了塑雕之功,因为它有一个花器,需要雕饰,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几个作品我取名为“传承篇”,因为这几个都是我祖父以前设计过的造 型。我是以我祖父的为范本,重新掺和增加我的感受,我对这个造型的感受和理念,来把它重新制作,这个一套东西出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取名叫“传承 篇”。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得了金奖。还有就是创新方面,也是根据传统的作品加入自己的东西来的。像“僧帽壶”我取精华,重新设计。传统的“僧 帽壶”是六方形的,我把六方改成圆形;然后呢是口盖,传统的呢是卡盖,我把它改成压盖,一个新的造型就脱颖而出了,壶嘴壶把我用重新用如意装饰,口盖我采 用对重双纹式,因为传统的僧帽呢是卡盖。卡盖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呢喜欢外放点胶水,这个胶的水呢会回流到茶里边,影响茶的味道,我这个是压盖,压盖的话可以 上点胶水都不影响泡茶。然后我又根据如意这个系列创作了一套“四 季如意”、“扁灯如意”、“情有独钟”跟这个僧帽壶组成一个如意组合。这个也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在“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这个一套也获得了金奖,另外这个僧帽壶被韩国一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个,韩国一个大学里面也收藏了一 个,基本上这个造型一出来大家觉得很别致很新颖,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刚刚说到的这个传世精品还是创新的根本,您是在以 前的作品当中然后自己重新来设计构思,这样的话呢,这个创新的理念就出来了,可能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范伟群:第一呢是形式美。这个茶壶要表现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形式。 第二就是神韵,打个比方我要做一个竹子的造型表达出来,然后把竹子的神韵体现出来,再加上竹子是什么题材,风竹,要表示竹子在风中的状态,那就把风竹的意 境要表达出来。



        主持人:好像您设计了一套太极茶具,就是您通过读太极,领悟太极,才 有所触类旁通,那您当时是怎么把太极的意境融于紫砂当中去呢,我觉得很新鲜?



        范伟群:因为太极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把太极壶整体设计成 为一个圆形,把太极阴阳虚实的关系把壶体中间对分一个“S”线, 然后一面我就巧妙的把它做成一个壶把,另外一面就是壶身,壶身为阳,壶把为阴,完成了功能设计的要求,然后我在壶边上做了一个八卦造型,把太极整体的形象 表达出来,整个壶型达到刚柔相济,和谐映衬,意思也明了,犹如一个立体的太极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在宜兴新人新作大赛上也得了一等奖。



        主持人:想不到您把这个太极的理念也融入到您的创作当中。



        范伟群:我们做紫砂工艺的也是做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是对传统文化的一 个很好的学习。创作的东西有时就是从传统里面吸取的精华,来补充你的养分。



        主持人:刚才呢只是聊了一点,其实您还有的两点很重要。



        范伟群:还有一点呢就是神韵,壶的神韵呢也是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来的 一个情绪,创作的时候呢不仅要在表面上探索,还要在起伏上思考,一切生命都是从一个中心点迸发出来的,然后由内向外,滋长发芽到开花。要设想创作设计一个 壶达到一个效果,这个壶正向你迎面而来,向你诉说,向你表达,要有种强烈的内在冲突。像我设计的作品“天裂壶”,一朵花苞变化,壶身呢一条弧线由底而发, 壶底小,壶腹大,整个壶型挺拔灵巧,但是呢又不失稳重,盖子呢我把设计成一个花苞的形式,一个花蕾,花心为钮,壶嘴壶把我把一个枝干来装饰它,整体造型收 放自如,松弛有度,让人感觉神采奕奕,效果也蛮好的。那个神韵就出来了。第三个呢就是我想的壶的意境,意境呢就是精神思想的内涵,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来 表达作品的形象美,内在美表现出一种气质美。像我设计的“天地一壶春”,天是人间的理想,地是人间的现实,融于一壶就是统一与和谐,春是开辟出一个新的时 代。我把这个壶身呢设计成天圆地方的感觉,天地一壶春呢是有两个壶身组成,上面的是圆的底下的是方的,一圆一方这是追求理想与探索的象征,上下壶嘴壶把呢 是取两个壶把整体合起来是一个圆的,但是上面这把壶呢是象征着太极里面的阳,下面呢太极里合起来也是一个圆,这个就是表达天地合一,和谐的意思。整个太极 的造型就一目了然。壶上面刻了《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内容也反映多元性的共存与统一,壶后面呢也是刻一个山水纯自然的一个情景。我主张呢一件优秀的作品 创作思路要源于生活,也是要高于生活,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陶冶情操,让爱壶的人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这样美的气质是健康的一种情感,来表达健康 的意境。如果一件新的创作的紫砂壶只有轮廓线条比例的关系,只有实用的功能,没用意境就没有生命,因为艺术创作本身就是感情的产物,完美的作品本身就是应 该充沛着感情在抒发,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内涵丰富才能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样才是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这是我对创作的一个感受。



        主持人:我想您的作品当中真的是体现了意境之美,神韵之美以及这个形 式之美,三点结合。

        范老师,刚刚说到您 的创新之路,其实您在紫砂的推广文化推广方面也是做了很大的活动,其实您的壶庄的活动也很多,能否借这样的机会跟我们大家来聊聊呢?



        范伟群:我跟朴贤先生成立范家壶庄的意义呢也是想把范家壶庄成为一个 对外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范家壶艺人在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对外推广、交流。我们每年在全国各地的茶文化博览会啊,壶艺交流会啊都有参加。我跟朴贤先生接触以 后,04、05、06、07年,基本上是一年两次邀请一些工艺师啊到韩国,跟那个韩国壶友,陶 艺界的人士交流。每年呢我们也请一些韩国的陶艺家到我们范家壶庄来跟我们进行陶艺交流,我们还有跟其他美国啊,日本啊,瑞士啊等国家的陶艺界进行交流推 广,我们的目的是把我们的宜兴紫砂推向全世界,这个就是我们最大的目标要求。



        主持人:比如说在07年的 时候您在范家壶庄举办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也就是“07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的紫砂壶首 展”是吧?这次的活动应该说还是蛮有意义的。



        范伟群:对。这个呢对于我的创作,对于07年范家壶庄,对于紫砂的推广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因为“东盟博 览会”是东南亚11个国家**的一个峰会。我们中国举办过,当时都是东南亚11个国家部长级,总理级的**都来参加这个博览会。当时呢他们也考虑做 一个这个11个国家**的礼品,他们经过多方面的比较,最终呢选中了我们宜兴紫 砂来作为这次赠送东盟**的礼品。然后在宜兴紫砂里面来进行挑选,最终呢由我们来为他们设计。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呢我也感觉这个事情很重要,对于紫砂也是一 个很好的亮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作跟发展的机会。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呢我找了上海美院的胡珂老师,因为我想把它做成11把,但是11把的面,量比较大了,因为时间比较紧,估计我一个人设计的话时间可能不够,当时这个的时间三个月不到 要连设计制作交货,那后来我就请吴老师来帮忙,最终呢就把11个壶定名为“和平”、“团结”、“和谐”、“繁荣”、“丰硕”、“合作”等,就是把整个“东盟博览会”的意思整个融合在这里边。这个作品一出来 呢,我就先请我的老师 徐汉棠老师,让他来对这个作品来内部先来看一看审一审,如果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再做调整。我老师看了以后,感 觉到这套东西还比较好,当时他的协会就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为了表示对这次的重视,在范家壶庄举行了一个首发仪式。然后由我们市领导陪同把这11把壶送到了博览会组委会,也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这一套壶还是比较 成功的。



        主持人:应该说这套壶还是倾注了您的很多心血在里边,因为三个月的时间11把壶,真的很不容易,而且这个寓意都非常的好,能够把我们中国的传统的意义输在这个紫砂壶当中,让国 外的友人能理解他,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比较好的一次有创意的一次活动。

        今年其实在08年的1月23号,还是有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 动在你们范家壶庄举行。



        范伟群:这个活动是我们范家窑首次烧制仪式,因为其实传统窑的烧成方 法是要用传统窑烧成,但是这个经过各方面发展改进到现在,烧制用天然气的,用电的,但是真正的民间工艺的东西还是要恢复它本来的面目,应该说要越传统越 好,越原始越好,从工艺的角度来说,传统工艺的角度来说。那作为目前为止我们整个宜兴也只有一座古龙窑,但是因为破坏啊各方面,烧制不大好用,我就是有个 想法呢要把这个传统的烧制的方法再来表现出来。后来我就跟韩国的一个陶艺大师,叫金亿周大师,我们经过商量共同设计,因为韩国的传统窑反而倒一直在用。那 我就结合了韩国的传统窑跟我们宜兴龙窑的一个特点综合起来,在我们壶庄里边造了一个传统式的窑。就是用柴火烧的,柴火烧的跟煤烧的电的有不同之处。第一呢 是对传统 技艺的探索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呢,我们的窑是烧的松枝,松树里边有油的气氛,这个窑的氛围对紫砂壶的滋润度,色泽度都有一个特殊的效果。



        主持人:那这个时间呢,如果是传统窑跟现代的这个烧制方法时间方面有 什么不一样?



        范伟群:它烧制时间更长,更长呢反而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这个蒙在里 边,时间长的话呢,达到的效果要好一点,烧成呢也是难度比较大,需要一定的技术,我的宗旨就是:挖掘传统工艺。



        主持人:那现在您工作室里的一些作品是否也是在你的这个窑里烧制而成 的呢?



        范伟群:对,我们今年呢是烧了一次窑,以后呢要慢慢来,因为第一次窑 烧得还比较好,烧了100多把,因为我们是长时间的,马上又要再烧了,要把这个窑完全的达到 理想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能正常的烧制。



        主持人:应该说范家壶庄的这个范家窑也是一个创举吧。

        其实范老师您参加的活动真是很多很多,听说您最近又有一个新的举措, 您现在是被评为一个“爱心大使”称号,我觉得紫砂界献爱心的人还是很多,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的?



        范伟群:这个我想也是因为做紫砂工艺的人啊,也是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 帮助跟关心才会有我们紫砂市场繁荣的今天,那作为艺人来说得益于社会,当然是要回报社会的。对所有的工艺的东西包括我们紫砂工艺也是为了社会服务。今年中 央电视台举行一个中华才艺宝宝大赛。他们邀请我,作为这次大赛的组委会成员,捐助一些作品,支持这次宝宝才艺大赛的比赛,跟对才艺宝宝的奖励,后来他们就 给予了我一个“爱心大使”的称号。其实范家壶庄成立以来,大大小小,也做了一些关心弱势群体的慈善活动,我们每年都会带领壶庄的人捐一些作品啊进行慈善活 动,对一些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一些帮助,这也是我们紫砂界艺人应该做的事情。



        主持人:范老师那您在08年也 会携范家壶庄有一些新的打算,会有一些目标,也是借我们这个机会,跟我们大家再聊上几句。



        范伟群:就是我们范家壶庄呢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进一步宏扬我 们的紫砂文化,把我们的紫砂文化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推广向全世界。因为只有整个紫砂的行业发展了我们范家壶庄才有发展,我们要尽我们的努力推动 这个行业的发展,推动紫砂壶的对外的影响力。

        详情请看:http://www.zisha360.com/news/show/107000.shtml

    更多 名人访谈
      1
    《中华英才》专访海洋画派创始人宋明远先生
      2
    古琴家、画家高建国专访:一弹流水一弹月,七弦琴...
      3
    孔维克:“徐蒋体系”是中国绘画传承创新的最佳例证
      4
    中国美术家网主编杨小薇专访油画家李文
      5
    中国艺术何必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小跟班”
      6
    艺术是穿透“精神雾霾”的光电—杨小薇专访清华美...
      7
    杭法基:我是“无象”法门——“人面+痕面”水墨...
      8
    《移动的画案》漂移在千岛湖上
      9
    戴非凡:你为什么还要活在别人眼中的世界
      10
    自在途程-余丁对话靳尚谊
      11
    【雅昌专访】刘晓迎:“提笔有出处,落墨见功夫”
      12
    访当代最具贡献书画家“当代猫王”画家李苦寒
      13
    德艺双馨 超凡脱俗——访书画家叶智平
      14
    天猫-今奇猫----访著名画家曹今奇
      15
    访镇平玉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甘海燕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93(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