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美术展讯 >> 山东 艺术 美术 书画

      隐者的面孔——党震绘画作品展

      分享到:
      2025-03-21 09:02:08

          (1/5)隐者的面孔——党震绘画作品展

          (2/5)《隐者的面目之一》 26x2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3/5)《夏天的山》 150x23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4/5)《岩石》 244x50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5/5)《隐者的面目之七》 26x2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展览名称:隐者的面孔——党震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5-03-23--2025-04-22
          参展艺术家:党震
          场馆:山东画院美术馆
          展览地点: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 3177号

        策展人:侯昌恒

        协办单位:崔振宽美术馆、水墨纪

        开幕:2025年3月23日 10:30

        唐代诗人贾岛(779-843 )在《寻隐者不遇》中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从诗句中流露出的淡定从容,可知诗人贾岛肯定不是在说单纯找人的事情,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表达他们的哲学观与人生观。在这首诗中贾岛通过对松树、深山与烟云等这些环境中近景、远景等元素的细节刻画,突出了诗中没有出现的“隐者”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禅意,呈现出一幅千年前农耕时代诗情画意的山水图卷。

        二十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Bill Porter)来到西安附近的终南山,开启了他的“寻隐之旅”,其后他以“终南寻隐”为主题的旅行著作《空谷幽兰》让当代社会重新审视中国“隐逸文化”在历经千年后依然存续的价值。比尔·波特说:“隐士传统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中国人一向尊重过去,而隐士则保持了那个‘过去’最重要的因素——它的精神传统。”

        贾岛“寻隐”的五言律诗以及千年后比尔·波特(Bill Porter)的“终南寻隐”路径,为党震开启了他行走中的精神之旅,自1996年起从泰山、汶河、黄山、嵩山、陕北、华山等一路下来,直到终南山。党震被终南山这份超脱世俗的宁静所打动,他在这里感受到来自远古的回声,亦领略到唐代诗人的情怀。

        党震多年来以其持续性的磅礴激情,一直行走在他独立创作的冒险之旅中,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甘于重复自己。党震不间断的写着他复性线索的多重结构性语言路径。从超现实剧场的《灰色寓言》系列(2007-2012)、《水世界》系列(2010-2013),到梦幻般的诗性表现《夜曲》系列(2015年始)、主观造境的意象表达《荒石》系列(2015-2022)、回溯宋人意境的《寒山》写实系列(2015-2021),到源于向外观看的感觉表达《山外》彩墨大风景系列(2023-2024)、源于内心体悟的《山中》黑白为主体的风景系列(2023-2024)、历史寓言《隐者的面孔》抽象人物系列(2024)等,党震完成了在跨语境表达中建构他乌托邦的历史寓言与山水隐喻。

        “隐者的面孔:党震绘画作品展”(西安站)首展于2024月12月15日—2025年3月15日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展出,反响热烈。本次在山东画院美术馆的巡展(济南站)是党震先生的精神之旅,更是回乡之旅。党震回到他艺术的起源点山东家乡,以及他“终南寻隐”路径的出发地(泰山、汶河)。本次展览现场以党震跨语境的多重结构性表达分为“隐者的面孔”、“山外”、“终南写生”等新作板块,以及回溯板块“荒石与寒山”共生为四个独立而互文的单元。


        第一单元/隐者的面孔

        本单元以无名者的肖像为主,以及历史叙事中不曾消失的“隐士”肖像。展览以“隐者的面孔”系列作为党震跨语境语法的导入媒介,这批肖像新作以小尺幅为主的表现性作品,党震对“隐者”在当代语境中的身份进行了重新界定,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隐士”。作为生命个体,这批人物肖像大都面目不清、语焉不详。党震认为隐者的“者”字更具有普遍性,就普通人而言,他们都是隐在尘世间的一粒灰尘,同时每一个人都有其人性复杂性的一面,每一个人都有其无法言说而隐藏起来的复杂部分,这是历史寓言更是哲学表达。


        第二单元/山外

        “山外”源于艺术家向外观看的彩墨大风景系列作品,从《荒石》系列抽象表现的主观性色彩表达,到“山外”彩墨大风景系列笔墨与线条的表现性与抽象性,党震经历了一个由主观创作到写生状态转换的过程。近些年来由于写生次数和书法课徒的叠加累计,彩墨大风景的色调与线条越发自由奔放,尤其在终南山的写生经历使得他内心获得了无比的从容与释放。


        第三单元/终南写生

        中国传统文献中的“写生”一词,大约是在唐、五代时期兴起,到宋代开始被大量使用,最早主要运用在花鸟画领域中。苏东坡(1037-1101)《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有记载:“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写生”与“传神”作为对仗的概念同时使用;西方绘画的写生观,可以说是由以“求真”为主的审美范式所塑造出来并延续至今。党震在写生中一直在追寻中国宋人的“传神”,并融合了西方的“求真”,他在大自然中体悟绘画语言的生命力,寻找并深挖自己的感受。随着多年来写生的积累,尤其是在终南山的多次写生,使得党震打开了绘画语言与文化思考的大门,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交流在自由抒发中得以融合并升华。


        第四单元/荒石与寒山

        “荒石与寒山”是对党震过去十年艺术成就的致敬与回溯,党震在重拾宋人山水精神的同时,他对荒寒与野逸情有独钟,体现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自我觉醒与自我价值。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再次修改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从冬天到春天了。党震说:“画终南山是一种缘分。”我想,这是他生命中的一次邂逅,也是必然。正如千百年前的那个春天、秋天与冬天。

        (文/侯昌恒,策展人,2025年3月18日)

      更多 美术展讯
        1
      人间喜剧之杭州大饭店——时砚亮个展
        2
      乱红飞·秋千去
        3
      充电指南
        4
      首届湾区当代双年展——时间的新剧场
        5
      王太斌:第三条岸
        6
      大卫·霍克尼:春日宇宙
        7
      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8
      观山赋——杨诚油画山水作品展
        9
      雪泥鸿爪——罗尔纯&戴士和油画作品展
        10
      郭润文油画展
        11
      松风无尽——谭长德山水画展
        12
      三生有兴:杨大伟、孙磊、李安源作品展
        13
      大道之源——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14
      借风曳舞——马海方、何邦辉师生展
        15
      尚-米歇尔·欧托尼耶:魔法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2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