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知识 >> 陶瓷

      德化窑窑炉的类型和变革

      分享到:
      2010-01-12 10:52:24

        至于德化窑窑炉结构和类型问题,
        过去文献上都没有专门记载,
        故无法得知德化窑早期窑炉创建年代,
        至于窑炉的结构和类型及其演变的历史也就不得而知了。


        解放后,
        有关单位经过多次的调查考察,
        特别是1976年对盖德碗坪仑窑和浔中屈斗宫窑进行科学的发掘,
        清理出两座窑炉基址,
        再结合现有的窑炉考察,
        才使得我们对德化窑窑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过程情况有一些初步的接触和了解。
        因此,
        这里准备就德化窑窑炉结构、类型及其演变过程的简单历史,
        作个初步的综合介绍和记述。


        德化窑早期的窑炉结构和类型,
        根据我国南方和德化地方现存的窑炉类型——龙窑看,
        无疑地德化早期的窑炉类型是采用龙窑。
        龙窑在我国有其悠久的历史,
        根据现有出土的资料看,
        龙窑早在战国时就已出现。
        所以,
        在很早时候我国南方的很多产瓷地区就已广泛采用。
        德化地方当然也不例外。
        至于德化地方何时开始创建并使用龙窑,
        现在还难于准确下结论,
        但根据现有的资料看,
        至少在宋代(或者较早)就开始采用龙窑烧造瓷器。


        德化地方早期使用的窑炉,
        民间叫它为“蛇窑”(或称“蛇目窑”)。
        这种窑的构造,
        一般是依山而建,
        为长条形,
        从外形看,
        似蜿蜒于山坡的长蛇状,
        故称“蛇窑”。
        这里民间叫1座窑为1“条”。
        解放后把蛇窑统称为“龙窑”,
        所以,
        大家也就叫它为“龙窑”。
        由此可见,
        德化使用的龙窑也有其悠久的历史,
        因为这种龙窑现在仍然在使用。


        德化早期使用的龙窑,
        1条龙窑所包含的“目”数,
        一般全窑分30目,
        30付烧火口,
        长29米,
        窑内宽1.6-1.7米,
        高1.3-1.7米。
        窑头5目较小,
        第一目宽只有1.2米,
        高只有0.58米。
        每个阶梯长80厘米左右,
        高31厘米。
        平均斜度25度。
        全窑分窑头、窑身和窑尾3个部分。
        窑身一般用土砖。
        窑顶部为半圆形,
        即拱券顶。
        窑的两边开有窑门,
        门宽约0.80米,
        高约1.50米,
        作为装窑和出窑之用。
        窑顶两旁设有火眼(即投柴火孔)。
        烧窑时,
        由窑头开始燃烧,
        然后依次逐“目”前进。
        窑尾一般设有烟囱。


        1976年,
        在盖德碗坪仑窑发掘出土两座窑基,
        编号为y1和y2。


        y1依山坡而建,
        窑的头部和尾部已破坏。
        窑身残长12米,
        宽2.60-2.80米,
        残高0.15一0.25米。
        方向163度。
        窑底坡度约10度。
        窑基用长方形砖砖成,
        窑壁表面有一层“绿褐色”的烧结面。
        两壁有残窑门5处,
        窑门宽0.4-0.55米,
        西门之间的距离为1.90米。
        窑底厚约0.50米,
        自上而下累迭有7层相间的黄沙、白沙和红烧土。


        y2是一个窑头近似半椭圆形的残窑基,
        窑身除顶端倒塌,
        火膛及窑壁保存尚好。
        窑身残长约3.70米、宽1.40米,
        残高约0.70米。
        方向129度,
        窑底面呈10度倾斜坡。


        窑头保存有火膛和火口。


        火膛,
        两边窑墙厚约0.70米,
        向南逐渐收缩,
        底平面为“U”形,
        长0.53米,
        最宽处为1米,
        残高1.90米。
        火膛凹下低于窑床,
        故窑床高出火膛底部约0.43米。
        窑头火膛顶部已塌,
        但根据两壁砖头由下而上收缩,
        判断窑头(火膛部分)当为券顶。
        火膛底部至窑墙用长0.35米、宽0.20米、厚0.06-0.10米的长方形砖砌成,
        表面有一层绿褐色的烧结面。


        火口,
        属火膛的组成部分,
        在火膛前面的尖端处,
        宽0.20米,
        残高0.75米。


        通火孔是介于火膛与窑身之间,
        即火膛北面(窑身距火膛)2米处,
        有2行横排通火孔,
        2行通火孔相距0.20米,
        每行通火孔均有火孔7个,
        孔宽0.10-0.15米。


        由于窑身仅保存一小部分,
        故未发现窑门。
        窑床铺沙。
        窑底厚约0.18米,
        上下为一层细沙和一层红烧土相迭压。
        窑身后面距通火孔约0.35米处,
        被一个晚期扰乱火坑所打破。
        因时间关系及遗址北面修了房子,
        动土范围很大,
        估计窑身及窑尾可能被破坏,
        故未继续扩方。
        从窑床里堆积有长0.23米,
        宽0.12米,
        一头厚0.06米,
        另一头厚0.05米的楔形砖分析,
        此窑应为券顶。


        介于火膛和通火孔之间,
        有两排倒置相叠的空匣钵,
        排列不整齐并与窑底粘结,
        从它们的位置和烧结粘连来看,
        可能是作为挡烟灰之用。
        通火孔后(北面)窑床上放置一些垫柱,
        有一个垫柱上还粘结着一件白瓷(大)碗,
        说明窑身前端有一部分器物是直接放在垫柱上烧的,
        并不使用匣钵。


        窑头(火膛)及窑床上,
        出土不少白瓷碗及其他器物残片,
        它们与堆积(下层)所出器物比较,
        无论造型纹饰,
        釉色都相同或近似,
        这说明下层和窑内堆积,
        都是该窑的同时代的产品。



        从窑基出土的现状和德化目前使用的龙窑结构分析,
        它们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
        这两条窑基很可能就是德化早期的龙窑(见福建省博物馆:《德化碗坪仑窑发掘简报》)y2这座窑基建造年代可能早到北宋,
        这是目前已知德化早期使用窑炉类型——龙窑。


        1976年,
        在宝美屈斗宫窑址的发掘中,
        也清理出1座窑炉基址。
        这座窑基也是依山而建,
        南低北高,
        倾斜度在12-20度之间,
        水平高度14.4米,
        方向南偏西15度。


        窑基全长(坡长)57.10米,
        宽1.40-2.95米。
        窑室共17间。
        窑头火膛和窑床基本保存完好,
        仅中段以后局部受破坏较厉害。
        从出土的现状看,
        窑头是几经维修和改造,
        从而逐渐向窑身后部收缩的。
        据分析这座窑基的长度比现在还要长些。
        由此可见,
        这座窑基使用时间一定很长。


        从窑基的现存构造看,
        窑体宽大,
        火膛狭小,
        呈半圆形。
        火膛半圆直径是1.65米,
        半径0.50米。
        火膛与窑床交界处(即火膛直径,
        保留5个通火孔。
        宽0.12-0.17米。
        )

        窑室一般呈长方形,
        第10间最长3.95米,
        第9间最狭2.45米。


        窑基西边窑壁后半段保存较好,
        残高为0.13-0.60米,
        后壁高0.40米。
        其中第16间窑壁保存较好,
        东壁高0.60米,
        西壁高0.40米。
        窑壁的烧结面局部地方也保存着,
        有的烧结而高达37厘米。


        窑壁皆用土砖(或砖)砌叠而成,
        一般砖长0.30米,
        宽0.20米,
        厚0.29米。
        窑壁成直线,
        但有的中部外凸而构成转角。
        如第15间窑室两壁前部转角宽0.15厘米,
        转角与前端相距1米,
        后部转角宽0.08厘米,
        转角与后端相距0.85米,
        从而使西壁构成“中”形状。


        窑室两边都留有火路沟,
        並保留有烧结面,
        一般宽0.12-0.20米。
        第17间西边火路沟宽0.18厘米,
        东边火路沟宽0.22厘米。


        室与室之间保留着隔墙(或称挡火墙)和通火孔(或通气孔),
        其中以第16间和第17间中间隔墙保存最好。
        其长度2.23米(不包括火路沟),
        隔墙系用砖块砌成,
        一般砖长21厘米,
        宽20-25厘米。
        由残存隔墙观察,
        隔墙系由窑室底部砌叠至窑顶部。


        隔墙底部设置的通火孔,
        有5-8个都保存下来。
        通火孔一般高0.26厘米,
        长0.20-0.22厘米,
        宽0.08-0.19厘米。


        隔墙的设置,
        其作用由原来火力流通时的平焰而改成为倒焰,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变化。
        通火孔的设置,
        也有利于火焰的流向,
        这与火路沟设置的作用是相同的。

        窑室底部斜平,
        有分间(或室),
        但不分级,
        上铺石英细砂,
        然后在上面放置匣钵垫或托座。


        这座窑基共残存14个窑门,
        一般都开设在窑室的前端。
        其中有11个开在东边,
        只有3个开在西边。
        窑门的残存高度0.10-0.55米之间,
        宽0.40-0.80米。
        有的窑门还残留着当时封堵的砖块和匣钵。
        窑门大多数开在一边,
        这可能与作坊出入通道有关,
        便于装窑和出窑,
        同时利于保持窑温,
        节省燃料。
        这是窑炉结构和烧造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


        窑身两壁外附残护墙,
        俗称“窑乳”,
        但大都是建于东壁,
        西壁只有1处。
        护墙多用石头、废匣钵、碎瓷片堆砌,
        一般建筑在两个窑门的中间,
        这些护墙起着保护窑壁的作用,
        避免烧窑时窑壁的崩裂和爆炸。


        窑顶全部坍塌,
        但从窑室内出土的楔形砖看,
        估计原来窑顶可能是拱形。


        窑底残存托垫、匣钵垫、匣钵、垫饼和支圈等窑具。
        匣钵一般放置在窑室的前中部。
        匣钵的排列大小相间,
        一般横12个,
        纵排11个,
        左右间隔5厘米。
        托座则放置在窑室的后半部。
        排列的方法,
        一般是3-7行不等,
        每排托座19-20个。
        在窑基底部也发现一些支圈。
        根据匣钵和托座排列行数可以看出当时瓷器的装烧量是很大的。

        从这座窑基出土的现状和结构看,
        窑身宽大,
        火瞠狭小,
        窑室斜平,
        不分阶级,
        有隔墙通火孔和火路沟,
        门开单边。
        它是属于龙窑,
        阶级窑以外的“鸡笼窑”类型。
        (见《福建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简报》,
        《文物》1979年第5期)。


        屈斗宫窑这座窑基的发现,
        以及同时出土的大量瓷器和烧窑工具,
        这对于研究德化窑瓷器发展史,
        特别是对于研究德化窑窑炉的结构,
        类型发展演变的历史,
        提供了极其重要新颖的资料。


        屈斗宫窑发掘清理出的这座窑基,
        是我国古代南方(也是德化地方)窑炉结构和类型的一项新发现、新收获。
        从窑基出土的现状和结构特点看,
        它既不同于龙窑,
        也不同于阶级窑,
        而是属于由龙窑发展到阶级窑的一种独特的窑炉类型。
        根据德化瓷厂和红旗瓷厂老窑工的现场观察、判断是属于“鸡笼窑”类型,
        与本省安溪、闽清以及广东潮州一带平底窑有相类之处。


        德化现在的古老窑炉,
        有龙窑和阶级窑两种。
        这两种窑炉的结构是:龙窑有分级和不分级两种,
        一般都没有通火孔,
        也没有火路沟的设置。
        窑的两边相应开有窑门。
        窑体一般较矮小。
        至于阶级窑,
        有小型和大型多级两种,
        一般窑身宽高,
        有双重隔墙,
        也有通火孔。
        两边开有对称的窑门。
        顶部呈半圆形,
        如蛋壳状。
        而屈斗宫这座窑基,
        窑身宽大,
        窑室斜平,
        火膛狭小,
        有分间而不分级,
        有隔墙、通火孔和火路沟,
        门多开单边。
        它与上述两种类型窑炉结构显然不同。


        《中国的瓷器》一书,
        在《龙窑》一节中说:“龙窑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明以前南方各主要产瓷地区(如江苏、渐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已广泛采用。
        明以后,
        随着瓷器生产量的日见扩大,
        以及对烧窑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龙窑在长期使用中根据各地具体情况,
        在结构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
        例如福建地区的龙窑逐渐发展成为阶级窑,
        这种阶级窑还对国外有一定影响”。
        (见《中国的瓷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63年版)上述提到的明以后,
        福建地区的龙窑逐渐发展为阶级窑的问题。
        时间是不是明以后?究竟怎样发展?由于当时还缺少地下出土的资料,
        特别是屈斗宫这座由龙窑发展到阶级窑的新的窑炉类型尚未发现,
        德化由龙窑发展到阶级窑发展过程中失去的这环尚未找到,
        因此,
        对于德化地方由龙窑发展到阶级窑的问题是说明不了的,
        也是说不清楚的,
        最多只能是一种设想或推测。
        现在,
        在德化关于由龙窑发展到阶级窑失去的这一环已经找到了,
        要解决福建地区的龙窑逐渐发展到阶级窑的问题有了新发现的材料可资作证,
        这就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所以,
        屈斗宫鸡笼窑类型窑炉基址的出土,
        其重要性和价值就在这里。



        当然,
        过去有关记载(包括《中国的瓷器》一书),
        对德化只提及龙窑和阶级窑,
        中间如何发展解决不了,
        这是很自然的,
        也是不足为奇的,
        因为资料缺乏。
        同时,
        並认为自明代以来,
        德化的阶级窑最为有名,
        肯定它是串窑的始祖,
        这是提法是对的。
        届斗宫这座窑基的发现,
        可以证明自宋元以来,
        在德化尚存在一种古老的“鸡笼窑”类型的窑炉,
        这就填补了德化窑炉发展中的一个空白。
        我们初步设想:德化早期的窑炉是龙窑,
        而后发展为鸡笼窑,
        再发展为阶级窑,
        这是代表3个不同发展阶级的3种类型。
        所以这类窑炉的发现,
        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研究宋元以来德化窑炉结构,
        类型发展史,
        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见《福建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简报》,
        《文物》,
        1979年,
        第5期),
        上述这种分析和概括,
        我们是同意的。


        关于屈斗宫窑炉类型问题,
        也有入主张称它为“分室龙窑”。
        对此,
        我们还是维护《屈斗宫窑发掘简报》的提法,
        用鸡笼窑更为准确,
        科学。
        因为:①鸡笼窑这一名称在民间中早已流传(不仅在德化,
        而且在闽清、安溪一带至今仍继续沿用),
        它既能区别于龙窑和阶级窑,
        也符合历史事实和体现地方特点;②窑炉的命名应充分体现窑炉构造的特色。
        “分室龙窑”仍沿袭龙窑的特色属于龙窑的范畴,
        而鸡笼窑则不然,
        根据老窑工的分析,
        它整体构造象鸡笼,
        其顶部象“蛋壳状”或“馒头形”,
        无论从外观和内部结构都单独成间(与屈斗宫窑“每间都有挡火墙,
        下面有吸火孔”是一致的)已不象龙,
        而是每间象1座鸡笼,
        好多鸡笼连接起来成为1条鸡笼窑,
        它无论从外观到内部结构均与龙窑有着重大的区别,
        这一结构的重大变革,
        由原来倾向于平行焰而变为倒焰,
        它不是量的变化,
        而应该说是质的变化,
        是一般龙窑所不能比拟的,
        是龙窑逐渐发展改进成为阶级窑过渡中一个很大的飞跃,
        已不是什么“分室龙窑”这一龙窑体系所能代替的,
        已从龙窑独立出来,
        自成类型,
        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鸡笼窑”了。
        ③“分室龙窑”的支持者还提出屈斗宫窑”和阶级窑的基本原理相同,
        只是没有阶级窑高大作为“分室龙窑”的根据,
        实际上,
        既然“和阶级窑的基本原理相同”为何不叫“阶级窑”又偏要称“分室龙窑”?至于用“没有阶级窑高大”来衡量窑炉结构名称也是不科学的,
        同是阶级窑也並不都一样高大,
        大型的阶级窑确实高大,
        中型的就矮小一点,
        小型的就更矮小了,
        何况鸡笼窑也有它自己的规格和标准,
        可能也有大中小之分吧。
        所以,
        我们还是认为叫它“鸡笼窑”好,
        这样能反映地方的习惯叫法,
        也具有地方特色。


        由龙窑发展到鸡笼窑类型,
        从时代来看,
        也能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况。
        鸡笼窑的出现,
        是在宋元之际。
        宋元时期,
        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看,
        无疑地是比以前大大提高一步,
        但从生产关系看,
        仍然和以前一样。
        鸡笼窑的装烧量比以前龙窑是大大增多了,
        但在个体手工业的生产条件下,
        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制作够烧一窑的瓷坯。
        窑大,
        所能容纳的瓷坯就多,
        但所花费的人力、燃料和成本也多,
        这样,
        在个体生产所有制的状况下,
        就是采用“个体制坯,
        合作烧窑”的办法进行的。
        所以说,
        鸡笼窑类型窑炉的出现,
        与当时个体手工业生产所有制状况是相适应的。


        根据宋伯胤先生解放后对德化窑的调查,
        他说:德化现在用的窑,
        一般人叫它“蛋式窑”,
        也叫“德化窑”。
        它的窑是成阶梯状,
        由3级到9级不等,
        上筑一蛋形窑腔,
        窑腔与窑腔之间是相通的。
        因为窑基是阶梯形,
        所以从窑腔外部来看,
        也是1个窑膛高于1个窑腔。
        根据德化利民瓷厂1个窑的调查:第1间窑腔高2.95米,
        第2间高3.27米,
        第3间高4.01米,
        第4间高4.98米。
        每间每侧各有“火眼”1个。
        现在用的燃料全是松木柴。
        这个窑一次可装大小瓷器130担,
        需要8个熟练工人装7天,
        烧68个小时,
        费松木柴570担。
        在德化,
        象这样大的窑是很多的。
        窑大了,
        装烧一窑是花费很多,
        成本很大的,
        因而出现了一种“个体制坯,
        合作烧窑”的办法,
        据说这种办法也是“自古有之”。
        我们大略看一下,
        仅仅宝美1个地方,
        每1家住户都在作瓷坯;每1家住户也就是1个瓷作坊,
        他们各自作的“瓷货”多了,
        联合几家装烧一窑。
        我们根据这个状况来推想十四、五世纪以来的德化瓷器手工业,
        其规模可能是相差不多的。
        (见宋伯胤:《谈德化窑》,
        《文物》1955年第4期)。


        总之,
        德化窑炉的结构和类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是经过3个发展阶段,
        出现3种不同的窑炉类型,
        即龙窑,
        鸡笼窑和阶级窑。
        这就是德化窑炉类型发展演变的历史概况。

      更多 艺术知识
        1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2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3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4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5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6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7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8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9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10
      油画表面各种污渍的正确处理方法
        11
      书画保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12
      科学的油画去尘方法
        13
      书画存放过程中四点要诀
        14
      珍贵书画安全度过雨季的良好办法
        15
      珍藏字画的保养要点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05(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