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如长风,万里亦可通——7月12日至10月23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美术学院、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第四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同期举行“从江南到塞上”第四届“唐诗之路”艺术展学术研讨会,通过回归与聚焦唐诗本身,重新省思包括诗歌与视觉艺术在内的艺术创作中的基本问题——感性的力量与感兴的诗学。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边塞诗与艺术经验、风雅江南与“异域”敦煌两个方面展开研讨。
此次展览是唐诗之路艺术展品牌的第四回,唐诗的诗意初次踏出浙江,进入北京,再进入敦煌,开启了跨越地理对话的序曲。“唐诗之路艺术展,始于2020年浙东的茂林修竹、碧潭幽涧之间。这一次,我们走出山川灵秀的浙江,深入西北边陲、直面大漠戈壁;这一次,我们跳出魏晋风度里林泉雅居、曲水流觞的文人情致,感受汉唐气象中风啸马鸣、黄沙穿甲的慷慨侠烈。”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介绍。这一次,展览主办方将关切的重心重新回归于“诗”本身,以边塞唐诗的气血激荡艺术创作的经络,将诗意推向更辽阔的时空。
本次展览开启了“唐诗之路”兼容并济、豪迈家国情怀的新篇章,旨在赓续东方诗性文脉的艺术特色,围绕边塞诗中常常出现的“战士”“诗人”“僧侣”“胡客”人物角色作板块区分,沿边塞之“远”对话边塞,勾连起“关山之远——天地之阔——人心之广”层层递进的精神线索。同时,四个角色也是四种敦煌风格的缩影,以此为基调线索,在靡靡诗音中寻觅“战士”仰天悲歌的刚健豪迈、“诗人”提笔万里下的苍莽壮阔、“僧侣”叩问心间的悠远亘古、“胡商”在边塞往来间体会到的人生旷达。
在这一策展思路的指引下,展览涵盖诗词、书法、中国画、壁画、新媒体、影像、雕塑、装置、设计、手工艺、环境艺术等近20种艺术形式,运用装置、影像、线上数字展厅等手段展出180余件优秀作品。展览汇集多位艺术家倾情力作,使观众代入“战士”“诗人”“僧侣”“胡客”四个板块的视角,展开历史人文的想象空间:许江的《秋葵会否变红》用“葵”点燃心中意气、胸中块垒,诗意演绎一曲逶迤回荡、深沉奇崛的历史颂歌;闵学林的书法《关山月》潇洒恣肆,呈现龙蛇竞走的狂草之姿,尽显雄伟意境与盎然诗意;刘海勇的“胡杨系列”将边塞胡杨古拙的枝干通过生生湿笔斑斑拓墨,让胡杨枝在纸上腾转;高世强的影像《山水:如何度过夜晚》以唐诗中的边塞诗作为立意切入点,在汉代烽燧与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张力间,打开唐诗的想象限制;邵文欢的摄影《一万年》通过超长时间曝光呈现雅丹戈壁的璀璨星空,尽显苍凉浩瀚之气;沈临枫的行动影像《时间之海》在鸣沙山以200米长卷书写《封燕然山铭》,以致敬戍边军士与边塞诗人的难凉热血……
除了架上创作外,展览还呈现了一系列装置、雕塑作品——翟小实的《开启东方》展现了以常书鸿、王子云、姚继勋、段文杰等为代表的一代先师考察研究中国西北部古代雕塑与传统艺术的风采,刚猛的力士形象将艺术家们不屈不挠的求索精神淋漓展现。朱玺的《谋皮》以厚重的铁板与圈叠的铁环打造了一张锈迹斑斑的“虎皮”,一个个转动的圆规象征着曾经边塞战争中对土地的划分,“虎皮”的刻线将大世界、大环境、山川家国与个体情感及生命串联起来,进行着跨越时空定义的度量。徐戈利用砂石相互摩擦的运动,模拟出海浪声音,在展厅中营造出一片发光的海洋,将无垠的沙漠与海洋压缩在一起,带领观众在摇晃互动的过程中展开与山川湖海的诗意对话……
“此次参展作品大多源自艺术家们在敦煌地区的采风创作。去年夏天,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团队数百人陆续来到敦煌这一边塞诗的核心‘发生地’,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人文与自然意境中对话历史、体察万物、反观自我、激荡想象,试以万钧之力落于一寸笔头。”金一斌介绍。横贯千里,艺术家们通过敦煌展开对边塞的畅想,将实地考察见闻与感受进行转写,以多维度的诗意同边塞共舞,用超越时间的古今边疆之视像拓展唐诗的意境与诗情。
展览还展出了一批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中国画系先师前辈们身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的精选藏品以及专家史料、典籍文献,这批作品不仅是浙派人物画开创的先声,更是中国人物画千年赓续的缩影。在梳理灼灼敦煌艺术之余,纵览多年前筚路蓝缕的艺术史学家们的身影。
从浙东到敦煌,艺术家们所关注的,不止于自然世界里的“关山度若飞”,更有精神世界中的“长风几万里”;艺术家们所矢志追求的,不仅在于艺术创造、社会创新,更在于当代人的心气、意气与志气——这是唐诗所提示给我们的人生境界,也是“唐诗之路”系列展所力图彰显的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