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北京 艺术 美术 书画 展会活动

      在品读和心赏中探究文脉密码

      分享到:
      作者:李亦奕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1-28 08:29:45

          (1/2)竹梅小禽图(国画) 南宋 佚名

          (2/2)王羲之观鹅图 局部(国画) 元 钱选

        历时18年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简称“大系”),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重大文化工程。大系传承千年历史文脉、重现千古笔墨神韵,是中国古代绘画保护、挖掘、利用的集大成者,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大标志性文化成果。

        如何通过展示“大系”所收录绘画中的各类阅读形象和场景,让读书文脉通过丹青跨越时空,陶冶观者情操,启迪今人智慧,推广全民阅读理念?近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久久为功’品读书画中的中华文脉”展览,通过深度挖掘“大系”的编纂和出版成果,从中精选表现“阅读”主题的作品,以“大系”修纂工作历程与“大系”典籍中的“阅读”为主线,邀请观众走进展厅阅“大系”、走进“大系”读中华文脉。

        展览展出作品高清打样稿、数字作品、出版物、文献等共320余件,让观众饱览笔墨定格下古人读书时的百般鲜活神态,体会历代读书风气的变迁沿革,感受阅读环境的多样丰富,理解艺术风格的发展转变,并呈现出古代不同阶层读书群体的真实样貌。同时,大量的经典品读书画图像保存着各种珍贵信息、蕴含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对揭示和阐明中华文化的载体变迁、形制演化以及阅读的风气流变、书斋环境营造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构筑阅读风雅的广阔图景

        走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品读风雅”板块,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的读书状态——他们或于春山、柳堂、花下读书,或在荷塘畔、溪涧旁、松荫下捧卷——不仅全面呈现了读书之启智增慧、怡情悦性的功用,而且还原了古代文人鲜活生动的性情。

        如元代王蒙的《春山读书图》,表现的便是文人在春日山间静坐读书的状态。苏州博物馆藏宋代《消夏图》则展现出另外的情境。几位高士相聚于苑中,或坐或立,赏读画作与各色古玩珍宝。侍奉的童子,有的怀抱乐器,有的手捧文玩。左右桌几陈设繁多,冰盘、雪果、珊瑚、古铜尊彝之属满满当当,烘托出古时文人的风雅情趣。

        《秋林读书图》是明代画家项圣谟从白岳(齐云山,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归来后,依据游览途中所见之景与所写诗文绘成了此件作品。时值秋杪,山中巉岩飞瀑、白云红树竞秀,其间点缀野烟樵径、村落茅屋,又有樵夫担柴、牧童骑牛。画中结庐林下、捧卷而读的白衣士人,便是希冀隐于山林、怡情物外的项圣谟的化身。

        中国历史上不乏关于文士刻苦攻读的励志故事,甚至有人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宋代《雪窗读书图》描绘的就是文人在雪天里不畏严寒、持卷苦读的状态。这幅画虽非名家手笔,但处处显现出画家的精心构思:选取巉岩绝壁为前景,并以崖上巨柏为荫蔽,突显士人隐居读书、心无旁骛的情状;以绕堂而生的丛竹,烘托士人坚贞节义的情操。笔墨技法上,山石、柏、竹的画法各不相同,近景之细致与远景之概括形成对比,营造出雪野苍茫的意境。

        书斋承载的可读可藏的精神世界

        无论身处何地,建构一个书斋一直是古代文人安顿心灵的首选,这块心灵迁想的自由天地,逐渐凝结为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文化符号,有关书斋图绘与歌咏的作品比比皆是。

        在“书斋志趣”板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卢鸿草堂十志图》共绘十景,草堂图居首。堂外古松苍劲挺拔,怪石嶙峋;堂内一高士盘坐,一手持卷,一手捧盏,凸显主人“读金书”“饮玉液”的风雅情境。另外九个场景,进一步诉尽隐者“乐志山林”之情状。唐代诗人、画家卢鸿首倡“草堂”绘画,引发后世画家纷纷效仿,而此图作为延续“草堂”绘画的作品,不失为后人管窥唐代隐逸与读书之风的重要窗口。

        石湖自古便是吴地(今苏州)文人的游观圣地,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于此建石湖别墅,自称“石湖居士”。至明代,僧人智晓于此修筑石湖草堂,并延请著名书法家王宠主持修缮工程,随后由著名画家文征明题写匾额,由蔡羽撰《石湖草堂记》。自此,石湖草堂成为苏州最负盛名的文人雅集场所之一。明代画家文伯仁所绘的《石湖草堂图》,记录的便是王宠与其门生金用(字元宾)在石湖草堂的一段往事。

        可见,书房无一定规制,却承载着阐释传统文化的多维内涵。展览通过讲述古代学林趣闻和名人名作,挖掘与传播古今书房里人、物、事的传统,借此重现古代中国“书房与艺道同研、技术与学养同修、琴棋与书画同步、文房与文心共存”的可读可藏的精神世界。

        文籍和典故中的智慧与文化

        文籍和典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以阅读为主题的展览中,策展团队在“赏心阅典”板块遴选了17件与传统经典著作和富有影响力的典故有关的作品。其中,有与富有公共教育意义的经书、史籍有关的画作,也有与经典文学名篇相关的作品,还有浪漫色彩浓郁的奇丽画作。

        故宫博物院藏《女孝经图》便是一件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全卷人物生动,意境古雅,书画俱佳,展现出绘画“与六籍同工”的教化作用。而画中对建筑、家居、衣饰等方面的细致描绘,更使其成为一幅全方位反映古代社会风情的出色画卷。

        北宋苏轼的文章《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流芳千古,后世绘画以此为主题者颇多。宋代李嵩的《赤壁赋图》便是南宋山水册页中艺术水准非常高的一件作品。在空间如此狭小的册页中,画家以大幅面表现了波涛汹涌的长江,而将“赤壁”和人物船只压缩在极小的范围内,营造出了空间无限的感觉。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代代相传,引发无数文人墨客歌咏图赞。两宋之际的画家李唐绘有《采薇图》,此图又名《首阳高隐图》,绘孤竹国两位公子伯夷和叔齐归隐首阳山,采薇为食、誓不妥协的故事。

        花鸟草木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中国古人对花鸟草木的精妙描绘,除了作为消闲逸品怡情悦目之外,也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鉴古开新”板块的展品,即遴选了描摹精致的花鸟作品,以及部分能够展现古时社会生活习俗的人物画和风俗画。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俨然如生的花草虫鱼、珍禽瑞兽,展现了古时的人们观察和体悟造化自然与人文风物的方式。

        如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细致刻画了蝉、山雀、蚱蜢、胡蜂、太阳鸟、龟、蜜蜂等多种禽鸟、昆虫,神态各异,生动逼真,体现了画家高超的写生技艺,代表了这一时期工笔画风的最新成果,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画面主体由两株芙蓉和栖落其上的一只锦鸡组成。右侧宋徽宗以独创的瘦金体题诗点明画作主旨:“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画家将儒家所推崇的道德教化深蕴于画作的雅趣之中,赋予花鸟画浓厚的人文意蕴。更值得一提的是,此作还是艺术助力科学研究的范例。2016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画中锦鸡是对900年前雉类杂交的忠实记录,也是迄今为止关于鸟类杂交的最早记录。为此,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鸟类学期刊中,可谓古人“格物致知”与今天科学研究的交汇。

        “勘书”“校书”“耕读”“倚牛读书”“围炉观书”……本次展览呈现了贯穿古今的阅读方式。“读画”有别于“看图”,它是“品”、是“赏”,更是生命精神与情感趣味的通感与升华。在品读与心赏中,我们可回望中华民族书香传世的文脉传统,感悟历代先贤的人文理想和心灵世界,更可观照当下,推动全民阅读经典、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文脉密码”通过“品读书画”代代传承,使“文明之光”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不断弘扬。

      更多 艺术新闻
        1
      走进河曲画院 感受艺术魅力
        2
      荣宝斋首届青年艺术家提名展首站亮相广州,下一站...
        3
      马来文译本《伍连德画传》举行推介仪式
        4
      “王鹏飞先生画展”在厦门集美大学美术馆举办
        5
      将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
        6
      广东美术馆新馆开馆大展——近千佳作亮相 八大展览会客
        7
      朝气蓬勃的“三星堆挖土人”
        8
      三代坚守 甲骨生辉
        9
      数字敦煌背后的青春力量
        10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策展复盘
        11
      郑冲跨界艺术个展-冲dream land白日梦将开展
        12
      向大师致敬!欧洲学院艺术原作展开幕
        13
      “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
        14
      传承创新,共赏华章!储氏铁画艺术展亮相老船厂
        15
      舞蹈《洛神赋图》以“快闪”形式亮相辽博 让国宝...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08(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