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书画 艺术 美术 综合新闻

      在一片水光中再会江南

      分享到:
      作者:奕品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5-28 09:29:17

        春风又绿江南岸(国画)  100×200厘米  2023年  杨正新


        从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笔下江湖纵横、草木丰茂的“一片江南”,到两宋米氏父子“点滴烟云、草草而成”的潇湘奇观;从元人黄公望“雄秀苍茫,变化极矣”的富春山居,到明人文徵明“春湖落日水拖蓝”的江南春色……尽管历史上的“江南”是一个变动的区域,与今日狭义上的江南地区有着较大区别,但水域景观始终是关于江南的描绘中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展示江南水域景观的多重样貌

        近日,“居然水中间——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美术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分为“涉水有途”“观水有法”“思水有道”三个板块,以140余件名家作品,聚焦江南水环境,从“景”和“观”两个角度展示近代以来江南水域景观的变迁,不仅表现“景”本身随着社会发展在进行变化,更多地体现艺术家主体对江南水环境更为主观的审视,即“观”江南方式的变化,通过对江南水域景观的呈现,来揭示江南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

        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关注和表现的对象。展览汇集了黄宾虹、贺天健、朱屺瞻、吴湖帆、陆俨少、谢稚柳、宋文治、亚明、颜文樑、刘海粟、林风眠、俞云阶、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近现代艺术大家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持续关注江南景观的当代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这些艺术家有的生于江南、长于江南、一生尽画江南;有的曾远赴海外,饱览中外差异,归来依然醉心江南;有的则并非江南人,或求学或客居,短暂停留江南,却用自己的创作留住了江南。这些近现代美术“大咖”和活跃在画坛的当代美术名家,都是江南的“粉丝”,他们用各自不同的绘画语言,传承与彰显着江南景观的持久魅力。


        对江南水域的诗意观照与

        主观审视

        作为江南景观的核心,水不仅从地理空间上连接起江南各地,也触发人们对于江南相似的视觉印象和审美情趣。在此次展览中,借由艺术家之眼,观众得以在一场展览中,游遍江南,饱览近代以来丰富的江南水域景观。刘海粟《苏州河夜景》、朱怀新《太湖风光》等定格为人熟知的长江、太湖、钱塘江、西湖、运河、苏州河、黄浦江等。也有不少作品聚焦的是江南不知名的溪流、水道、泉水、瀑布、湖田、荡地,呈现它们在不同季节、天气、光线下的多样姿态。例如,林风眠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彩墨画《山溪》,虽无从考证具体是哪一条山溪,从山溪背后白墙黛瓦的民居以及画面的诗意,人们分明感受到江南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中的许多作品是艺术家写生过程中创作的,为观众了解江南水域景观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视觉参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陶冷月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江南老照片,其中的《杭州雷峰塔》拍摄于雷峰塔倒掉的前一年,用影像留住了雷峰塔旧影。《光福罱泥船》聚焦的罱泥船是在江南流传了千百年的一个农事民俗,即人们在冬季把河泥挖起,既疏浚河道,又作为肥料,然而这一习俗在近半个世纪来已渐渐消失。而在如黄幻吾《龙华之春》、贺天健《桐庐一角》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们的写生之作中,可见传统山水画题材与社会建设场景等结合,折射出时代大潮对于江南景观的改造。

        另一方面,由于江南多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些艺术家虽然并非直接描绘江南的某一具体水域,但却潜移默化地被江南的水光烟波影响,形成了具有形式意味的绘画语言和与水有关的观念思考。展览的后两个板块,更侧重体现艺术家“观”江南方式的转变,呈现艺术家主体对江南景观更为主观的审视。如“留法三剑客”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均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但始终无法割舍曾生活和求学过的江南,作品饱含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东方意蕴。


        探讨人与水环境的

        新的互动关系

        近代以来的江南水域景观变迁,也反映了长三角地区人民在对自然改造利用过程中观念的变化。如今的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域,其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为江南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城市现代化改造和冲击着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方式,当代江南景观的构建,在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同时,如何兼顾保有江南原有的水域景观?

        展览的最后一个板块“思水有道”中便探讨了这一问题,艺术家“观看”江南的角度也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水环境的关系、面临的问题以及水景观的意义等,从而形成了观念中的江南水景观。展出的20余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有自传统文人山水而来的“挪用”再造,有图像与媒介泛滥时代的景观之思,也有现代化进程中人对自我境况的重新审视,探讨当下江南人与身处其中的水环境新的互动关系。江南人只有从自然中汲取审美经验,并指导自身的生活实践,或许才能在忙碌拥挤的现代城市中依然保持一种“居然水中间”的安然和从容。

        值得一提的是,一组由AI创作的特别作品也亮相此次展览,策展团队结合当下备受关注的AIGC技术,围绕传统文人山水画创作生成了一组AI辅助作图的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再现中国文人心中的山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西方绘画手法进行图像的转译,探讨中西方绘画面对自然的不同观看方式,同时展示当下技术革新对绘画产生的影响,探讨未来景观制造的可能与转向。

        据悉,本次展览作为“海上观潮”系列展览之一,入选2022年上海市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首次围绕江南文化自主策划的展览,以中华艺术宫馆藏为主,集中长三角地区艺术资源,用好江南文化资源,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同时,“居然水中间”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也旨在推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建设,发现江南地区人与自然的理想互动关系,为当下长三角地区自然景观的利用和改造提供新的启示。

      更多 艺术新闻
        1
      “大美中国·丹青赞和平”中新马名家书画作品交流...
        2
      华人艺术家晨晓在江苏扬州办画展
        3
      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向国家文物局捐赠文物艺术品
        4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南昌启幕 展出145件艺术精品
        5
      “版画·丝路——2024上海国际版画展”登陆中...
        6
      博物馆是“教师”,不是网红
        7
      “与卷同舒——李晨插图艺术展”在宁波开幕
        8
      “百年巨匠”荷生刘波主题画展在大同市美术馆开幕
        9
      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10
      “视觉考古”:点彩与分色的绘画实验
        11
      沂蒙大地首次举办全国性雕塑展览
        12
      艺术美育的时代价值与主体建构
        13
      ​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
        14
      钟连盛:​“创新是景泰蓝传承的不变主题”
        15
      谭湘光: ​“融入生活,让壮锦文化生生不息”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72(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