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收藏 艺术 美术 科技 收藏新闻

      数字藏品:助力技艺类非遗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作者:甘锋 方浩 付丹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2-21 07:55:31

        方兴未艾的数字藏品为解决技艺类非遗的传承难题带来了新契机,但是技艺类非遗的数字化可持续发展之路道阻且长。建议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数字化产业链,展示技艺类非遗过程性内容以形成特色化优势;加强行业引导,建设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交互式共享平台,防范数字藏品金融风险;建立一体化多维度多层次的技艺类非遗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

        数字藏品为技艺类非遗带来新契机

        技艺类非遗是指具有高度技巧性、艺术性的民族工艺产品及其制作过程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工艺流程复杂,制作成本偏高,导致技艺类非遗市场转化率较低,经济效益不稳定,活力值整体偏低。再加上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大多年事较高,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生产生活方式,在创作、生产、传播等环节存在“墨守成规”“埋头耕作”等问题,导致产品无法引领时代的审美风尚,很难吸引买家的目光,产业链非常脆弱,传承传播的处境益发艰难。

        数字藏品是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唯一标识的数字化商品,具有社交价值、科普价值、商业价值、艺术价值等广泛价值。数字藏品的数字化形式符合数媒时代的审美趣味,物美价廉的定位符合大众的消费习惯,能够激发大众尤其是喜欢“尝新”的青少年受众的消费兴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技艺类非遗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正在积极构建“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的数字化产业链,以打破现实空间限制,将市场延伸到虚拟空间,尽可能满足疫情时代的社会需求;其确权特性,有助于发展创作者经济,为非遗传承人开辟一条新的创收渠道。

        不过,二者的结合尚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现有的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展示形式单一,缺乏与实体市场的联动,在鱼龙混杂的数字藏品市场中尚未树立起鲜明的特色。相比之下,技艺类非遗的制作过程难以复制和模仿,其精巧复杂程度需要长久钻研才可窥探一二。但至今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仍然停留在最终成品的展示上,并没有展现其高难的制作技艺、深广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色等核心内容。二是,顶层设计不完善,协调机制不健全。“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数字化产业链建设是一项跨行业的系统工程,但是至今尚未建立涵盖全产业链条的资源平台,缺少统筹非遗传承人与数字藏品机构的中介组织,导致许多技艺类非遗精品项目蒙尘遗珠。三是,数字藏品存在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亟须规范和监管。四是,缺少同时具备非遗技艺、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专业人才,专业领域中的信息差异导致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其形象和商誉。

        利用数字藏品发展技艺类非遗的建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示技艺过程,赋能藏品线下权益,形成特色化优势。一是聚焦技艺类非遗的过程性展示,打破3D成品模型的固有套路,引导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创作从以产品展示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以传统手艺/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现代时尚为两翼的新格局。采用系列制作的形式,深度挖掘非遗手艺流程,将阶段性成果分步骤制作成单个数字藏品,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艺类非遗系列数字藏品;在推广层面,对同系列数字藏品采取定制/绑定/整体销售等营销模式;同时,开发技艺类非遗过程性视频数字藏品,通过过程性展示来凸显技艺类非遗的技艺特色、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在数字藏品市场中形成特色化经济效应。二是赋能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的线下权益,形成“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组织专业人才通过重构再造、周边产品开发等形式发掘经济价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拓技艺类非遗盲盒等数字藏品新形式;聚焦技艺类非遗手艺的展示,推出技艺大师表演门票、线下课程、实体产品折扣券等数字藏品周边产品,将数字藏品与实体市场销售相结合。探索更多解锁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民俗村等文博旅游场所构建技艺类非遗元宇宙,增强买家的沉浸式体验感,激发其消费和收藏动力。

        加强行业引导,完善顶层设计,创设企业平台,加大监管力度。首先,引导组建行业协会,负责“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数字化产业链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资源整合、行业标准制定、资质评价和资格认证。其次,协同企业建设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交互式共享平台,聚合打造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的系列专项IP。平台负责构建技艺类非遗传承人人才库和IP资源库,主导筛选和培育精品IP,为IP版权进行专业背书,对高质量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平台给予认证,为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行业提供内容支持、合作平台和技术支撑。再次,加大执法监督和管理力度,采用AI智能算法,监控由平台流通的每一笔交易,消除数字藏品的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

        引导建立一体化多维度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培养一批能够加强和优化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设计、生产、传播、推广的专业人才。加大在国家艺术基金层面对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引导各级各类技艺类非遗研究机构、数字藏品平台、文博展馆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制;联合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实施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设计师资格认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办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传承人和设计师培训班,形成跨界、融合、引领的“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传承发展新范式。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甘锋系课题首席专家。)

      更多 艺术新闻
        1
      张愚谈:本为世家真名士 疑是真宰辟天壤
        2
      宁夏博物馆掀起“文博热”
        3
      宁夏“内画鼻烟壶”传承人:方寸之间“反手”画出...
        4
      100青年艺术季带来新鲜艺术现场 数百精品一展...
        5
      刘进安丨在中国画的技法内涵中寻求表现之道
        6
      “滉堂墨记——韩斌花鸟画作品展”将在莱州开展
        7
      近400件展品讲述敦煌人艺术生涯
        8
      汉字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9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艺术学 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0
      折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
        11
      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2
      中职素描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13
      美育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作用探究
        14
      中国画与综合材料的融合创新
        15
      倪瓒美学思想在朝鲜末期的影响与传播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01(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