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山东 书法 艺术 综合新闻

      李群辉 : “中郎亡古隶”说不成立

      分享到:
      作者:李群辉2020-06-30 00:17:28

        《乙瑛碑》 拓片此碑刻于东汉永兴元年, 现藏于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清代陈介祺和沈曾植都有“中郎亡古隶”之说,但二者书学观念却不尽相同,陈介祺秉承乾嘉余风,极力“崇古”,沈曾植则鉴古出新,倡导变通,二人对于复古与求变的选择正是晚清学术思潮涌动的一个缩影。陈、沈二人的论断虽有分歧,但均认为蔡邕是八分书的代表人物,那么他们所持“中郎亡古隶”说能否成立?从出土简牍帛书来看,隶书至少在西汉中期就已经成熟,因此将古隶的消亡归于东汉晚期的蔡邕显然与书法史不符,历代书论中“蔡邕造八分”的说法当属以讹传讹。另外,古隶除了往规整的八分书方向发展以外,同时还往简省便捷的草书、行书、楷书发展,从文字演变的角度看,“中郎亡古隶”说也不能成立。当然,如果将其看作一种文学表达方式则另当别论。

        其一,通常意义上的古隶,是指标准隶书之前的隶书,而将八分书看作标准隶书是公认的说法,东汉时期的《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是其中典型作品。从出土的大量秦汉简牍帛书文字来看,八分书早在西汉中晚期就已成熟,而蔡邕生活在东汉晚期,相差近200年,“中郎亡古隶”一说显然是不成立的。

        文字学家裘锡圭曾对古隶书和八分做出明确区分,称“一般把隶书分成古隶和八分两个阶段。八分形成以前的隶书就是古隶。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隶书显然属于古隶”。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汉简,年代在公元前179—前157年,属于西汉初期。裘锡圭对这一批汉简文字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结体不方整;一部分字形与篆书接近,也有一部分出现草书的写法;文字形体不统一,总体看来不成熟不稳定。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古隶书法风格的一种判定。

        结合对大量简牍帛书的分析,不难发现,早期隶书正是沿着从圆到方、从弯到直的路线不断演变。如果将马王堆汉简与睡虎地秦简相比较,能明显看出这种演变的轨迹:秦简的篆书意味较浓,整体上呈纵势、圆转规整,但也出现一些平直的线条和转折;而马王堆汉简明显开始解散篆书的体势,平直用笔十分普遍,提按顿挫明显增多,很多字都有刻意突出的波磔,甚至草书的连带方式也并不少见。从汉元帝(前49—前33)和汉成帝(前32—前7)时期的居延简书来看,篆书的意味基本泯灭殆尽。再从汉成帝时期的武威汉简来看,无论是用笔、结构、章法都是标准的隶书体式,已经是很成熟的八分书了。华人德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指出,1973年河北定县出土的大批宣帝时期(前73—前49)的简牍,是由规整的八分书书写的,这“标志着隶书在西汉中后期已成熟,这比前人据汉碑而认为隶书成熟于东汉中期,要早近200年。”

        以上简牍文字足以证明,早在西汉中后期,古隶就已经演变为成熟的八分书。而蔡邕所在的年代是133年—192年的东汉末年,与西汉中晚期相隔近200年。因此,陈介祺、沈曾植所持“中郎亡古隶”一说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而且,古隶与八分书在体式、用笔、结构等方面存在全方位的差别,远非“行款姿态有人见存”和“波发”两点可以概括。

        其二,从文字学角度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字体演变的内在动力,任何字体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能够创造或者令其消亡的,其发展演变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型趋势,而是呈交叉螺旋式的发展路径。追求方便书写和利于传播,是文字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文字朝着越来越便捷、规范、标准的方向发展。古隶的生成源于正体(战国时期篆书)的草写,其发展也是沿两条路线行进:一是往规整、装饰的八分书发展,成为隶书的正体;一是往自由、简省的隶书草体发展,逐渐孕育出草书、行书、楷书的雏形。碑刻上的书法由于需要庄重、严谨,常常是延续传统的写法。从这一角度来说,蔡邕所代表的八分书只是古隶的发展方向之一,说“中郎亡古隶”显然与文字学发展规律不符。

        当然,以陈、沈二人的学识和见地,他们提出“中郎亡古隶”很可能是出于突出文章论点的需要。古往今来,诸如仓颉造字之类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魏晋时期民间就有“程邈定隶字”的说法,唐代张怀瓘在书论中直接认定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分别由王次仲、程邈、刘德升、张芝创造,宋代书论中更是将笔法的传承附会于故事传说,历代诗人对书法家的赞颂屡见不鲜且往往带有文学夸张,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把“中郎亡古隶”说当作一种文学表达方式,其实也未尝不可。

        (本文选摘自《陈介褀、沈曾植“中郎亡古隶”说刍议》,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书法﹞博士)

      更多 艺术新闻
        1
      中法摄影家将用影像传播贵州桥梁文化
        2
      摄影作品看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
        3
      “像与成像——宿利群作品研究展”开幕
        4
      艺术史学者傅申长眠富春江畔 一生研究《富春山居图》
        5
      太原市文物局赴同济大学推介“名都并州”
        6
      甲骨文艺术展在纽伦堡开幕
        7
      吴昌硕、张大千等海派名家作品在沈阳故宫展出
        8
      2024第五届澜湄合作国际艺术设计大赛在京启动
        9
      黄铁山120余件水彩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10
      “2024陈琦:於我归处”学术邀请展将在江苏省...
        11
      “占领精神高地”的艺术家孙建平:传播一种民族特...
        12
      猫、力量、其它、陈明华
        13
      个人体验与民族记忆相融——听何红舟讲述《启航》...
        14
      “玉兰坊名家雅集”王磐德 吴勇军中国画作品展将...
        15
      山东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汇聚各方力量 加强文物...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99(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