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史论 >> 艺术概论

      试论色彩在印花毛毯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分享到:
      2010-08-03 10:23:07

        一件设计作品一般包含三个元素:色彩、图像和文字。而这三个元素中,以色彩较为重要。举个通俗的例子,走进琳琅满目的服装店,首先吸引人们眼球的往往是衣服的颜色,然后才是式样。同样的道理,当人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色彩。色彩给人的最初印象特别强烈,也最容易表达设计意念,所以色彩的处理是设计过程中的至为关键的一环。
        色彩运用是门深奥的学问,它包含了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要想将其灵活运用于工业设计所牵涉的因素更为复杂。本文着重从印花毛毯图案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进行探讨。
        一、印花毛毯图案主色调的确定是设计成功的第一步。
        主色调,是指色彩在图案构成中反映出来的总的色调。它们是具有多样而细微区别的,如以红色为主的热调,或以青色为主的冷调等。印花毛毯作为一种染织装饰品,其图案首先通过主要的色调来表达艺术的总效果。在图案中,主色调的形成,某一种大面积的色块是具有决定因素的。印花毛毯的图案,主要以大底色来确定主色调,像我们常用的大红、深红、酒红、红棕、墨绿、宝蓝、米黄、浅粉、粉绿等色调,这些色调又分深色系、浅色系、暖色系、冷色系。总的说来,就是要使整个构图的色彩服从于底色这个主调。这种主要色调所构成的艺术效果能直接给予人们对色彩产生各种感染和联想。
        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徵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例如红色象徵热情,於是看见红色便令人心情兴奋;蓝色象徵理智,看见蓝色便使人冷静下来。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往往能藉色彩的运用,勾起一般人心理上的联想,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印花毛毯作为一种消费品,在选择运用何种色彩作为主色调时,必须同时考虑作品面向的是哪一个消费群体,以免得出反效果。比如,紫色在西方宗教世界中,是一种代表尊贵的颜色,大主教身穿的教袍便采用了紫色;但在回教国家内,紫色却是一种禁忌的颜色,不能随便乱用。
        另外,主色调的形成,有一些可以根据纹样的主体来选择色相的搭配。如表现海浪可以选用蓝、绿、青等色相来构成主要的色调,表现牡丹花纹样,可以选用红、绿对比色相来构成主要的色调。
        二、原材料和制作条件的限制,促使印花毛毯图案的色调向简练、纯朴的道路上去发展。
        染织装饰的色调与油画、水彩画描绘物景所构成的色调是有所区别的,染织物上的色与色之间的关系,不像油画、水彩画那样通过具体的形象用色彩来细致的表达,他们是以极其简练、概括的一种色或几种色而组成色调的。其色调的组成是比较简单、纯朴而含蓄的,但它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极其丰富的。
        在染织物中,由于印花毛毯的产品特性,印花毛毯的图案设计与其他染织物的设计上既有着诸多的共同点、也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例如构图方面,其图案设计是介于床单和地毯之间,象床单图案中四菜一汤的格局、地毯图案中的边花纹样在印花毛毯图案中运用的较为普遍。在色彩的要求上,因织物原材料和制作条件的制约,像其他染织物一样也限制了多套色的繁杂的色相混合。但是正是这种简单纯朴而含蓄的色调,反而以简练概括的艺术效果加强了直观视觉效力,加强了色彩本身的性格。
        同时,由于印花毛毯多以晴纶作为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剪毛、烫光等技术处理,其成品具有光泽度强和质地具有绒感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色彩的设计上就可以充分运用的色彩空间混合、视觉上的错觉以及艺术上的统一与对比等法则,如用明朗的色彩体现鲜明的设计主题或者用厚重的色彩来突出产品的质感,来充实和提高装饰艺术的效果。
        三、印花毛毯图案色彩的统一、调和问题。
        染织品有相当一部分品种是单色的,像服装(毛料、色织布、色绸)、装饰面料等,就单色染织品而论,它不存在色彩的调和问题,只是针对消费者个人的喜好及销售区域不同,研究如何适销对路的问题。而毛毯类则以多套色印花图案为主,一般均在六套至十套色。当然也有素色毯,但所占份额不大,所以我们设计毛毯图案在运用两套色以上时,就要根据构图、纹样考虑色彩的调和问题了。印花毛毯构成色调的根本问题就是色彩的统一、调和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毛毯构图是很好的,造型也不错,但由于在色彩的配置上处理不当,就让人看着不舒服。而同一个图案,我们在色彩上作一番调整,效果就大不一样,给人以和谐、悦目的感觉,这就是色调调和。所以,我们在产品设计中,构图定稿进行色彩处理时,要根据色相的性质,明暗关系、对比关系、环境及面积等关系进行综合考虑。
        色彩的统一与调和是根据颜色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颜色的基本性质通过色相及色相的纯度和色度反映出来,而反映出来的现象最为突出的是明暗的对比作用和色相性格的对比作用,故解决色彩的统一与调和的问题时,必须决定于色相的纯度、明度的选择及明暗对比关系和色相性格对比关系的处理,这是构成色调统一与调和的基本要素。
        色彩调和地一般规律,根据色相的性质可区别为两类的调和法则:即类比色(同类色)的对照和对比色的统一。
        类比色即同类色和邻近色。它们是短色距间的一些色相,将其组合成图案时,由于它们之间的色相与明度均不大,基本上属同一类性质的色系。因而它们组成的色调是调和地。但这类色调的调和是比较静止而安定的。欲使这种调和具有生动变化的效果,必须按照明暗对照的规律,拉大色相间的明度与暗度,使其产生较强的明暗衬托和对照作用。它们的对照作用是随明暗度之间的距离远近来确定的。其明暗度之间的距离越大,它们之间的对照作用越强。明暗对照作用过强了,则亦容易产生不调和地现象,故必须采取明暗对照的过渡方法加以约束,促使类比色之间构成的色调有对照有协调。
        对比色即是长色距两端的色相或接近于长色距的一些色相。将它们组合成图案时,由于它们之间的色相,其质的区别很大,在一起时立刻在视觉上产生相互之间的矛盾,而感到不稳定、不统一。两对比色的纯度均强而明度接近时尤为突出。故欲使其调和,必须采取减弱另一色相的纯度,拉大它们之间的明暗度,使其产生过渡的明暗对照关系,加以稳定。或者在两对比色之间加以与它们有关联的邻接色,这种邻接色在两种性格相反的对比色间,它是中立的,因而它能起媒介调和的作用。在多种的对比色组合时,它们中间也必须采用一些邻接的中立的媒介色加以过渡。
        金、银黑、白灰色在对比色间运用能起到良好的中立作用,促使对比色协调起来。在毛毯图案中,我们常用的媒介色以假金、银灰色、黑色较多的黑酱色出现。一方面能起部分的明暗对照、促使对比色有过渡而安定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均是对比色的隶属色,能起媒介作用而使对比色调统一。
        印花毛毯在染织工业中与印花服装面料装饰布、印花床单、印花毛巾相比,起步较晚,本文仅就在设计实践中得到的色彩方面的体会和心得作了初浅阐述,不当之处望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更多 艺术史论
        1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2
      超级女声——审美者缺席的诸众狂欢(作者:史鸿文)
        3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4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5
      许著:探讨美感的本质
        6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7
      《创意星空》第三期节目预告:传统服装的艺术创造...
        8
      助教眼中的成中英教授(作者:蒋志琴)
        9
      李安源: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与中国早期文化输出之梦
        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11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12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13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14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作者:邱紫华)
        15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作者:潘知常)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10(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