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书画 书法 艺术 美术 综合新闻

      评判书法作品,“气息”考察至关重要

      分享到:
      作者:朱中原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04-22 07:55:12

          对于一件书法艺术作品的鉴别或评判而言,什么至关重要又最易被忽视?我认为是气息。气息者,呼吸出入之气也。无气息,则无生气;无生气,则无生命。人如此,艺术亦如此。气息之有无与高下,是衡量一件艺术作品独立存在的基本特质。

          我之所谓气息,可指风格言,但又异于风格;可指品格言,但又异于品格。风格者,一作品独立之精神面貌,然作品独立之精神面貌,亦可有高低之别;品格者,品级高下之谓也,今之所谓格调者,即可谓品格。然格调之高下优劣,又非能囊括艺术之全部。鲁迅之书,非格高韵雅而何?然鲁迅非专业书法家(我之所谓专业书法家与职业书法家并非一意),其于书法一道虽有诸多涉猎,然并无专精之研习,其于书法上之造诣,全凭其文学及学问上天才发挥之故也。然其气格与专业书法家相较,终稍嫌薄弱者也。故其书虽格高韵雅味高旨远,然终难以跻身彼时一流书法家行列。要知,今日所谓之一流,与彼时舆论中之一流,非可以同日而语也。我之此论,固无损于鲁迅书法之文人价值,纯以书道论之之故。

          品格者,或许有品有风,也或许有品而无风。故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风格与品格的叠加,此种叠加,我姑且称之为气息。风格有特征之别,但可以无高下之别;品格有高下之别,但可以无特征之别;唯独气息,既有风格特征之别,亦有品格高下之别。清阮元《与友人论古文书》有“是故两汉文章,著于班范,体制和正,气息渊雅,不为激音,不为客气”,此中“气息渊雅”,可为风格渊雅之谓。渊雅者,不仅指风格之独,也指品格之高。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自是而后,凡为文者,语必因人,句不自造,其构思不远,而气息益臻薄弱,不复上拟古人矣。”此中“气息益臻薄弱”,即有高下优劣之别。

          在古法书鉴定中,气息问题至为重要,甚至比细节更重要。气息可以由细节来呈现,但不等于就是细节。气息者何?一件作品既有基于专业的高超的艺术技巧,又透射出一种总体的精神气质或精神风貌。

          作品的气息不能量化。气息与具体的点画既有关,又无关。所关者,点画中也透着气息,气息由具体点画呈现;所无关者,气息是所有点画集中体现的整体精神特质或精神风貌,但不是具体点画的体现。气息不可标准化、模式化、规律化,甚至不可风格化。它不是诗词中的格律,必须严格遵守,但它就像一条精神纽带,贯穿作品全部。但凡好的作品,气息总不会太差。这就好比看一个人。一个人总体精神境界很高,有高尚的人格或情怀,即使他身体上有再多瑕疵,也瑕不掩瑜。若以他身上的瑕疵去评判其人格境界,则势必会误入歧途。

          中医讲究望气,书法鉴定也讲究望气。气息之好坏,一望便知。但是在实际鉴定中,经常会碰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的古代书法家作品,于是我们便无从判其真伪,理由是“没见过他的字”“不熟悉他的风格”。其实,真伪鉴定与是否熟悉书法家风格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因为,过去人的字,气息与今人差距很大,懂行者,从气息上一望便知,无需花过多精力于细节上,但是很多人习惯去纠一些点画细节,而鉴定的结果往往是将真迹错判为赝品。其实,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作品的同一个点画,其书写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同一个书法家同一个时期的不同作品之间,其风格也是千变万化的,甚至同一件作品中不同字在点画细节的处理上也略有优劣之分,但不论如何变化,总不脱离其基本的气息。面貌可以不同,但气息则基本一致。

          古人的字究竟在气息上有哪些基本特质?

          总体来说,古人的字,一般不会出现怪异的结字,不会出现毛躁的线条,不会出现把正书体行草化的现象,不会出现明显的偏锋,大都讲究中锋用笔,整体气息醇厚儒雅、干净清爽、端严敦实、中气十足,小字具有强烈的书卷气,大字具有强烈的庙堂气。具备了上述特质,作品总体上就没有太大问题。反之,如果一件作品偏锋太多、线条毛躁、结字怪异、花里胡哨、中气不足,明显缺乏书卷气和庙堂气,则应存疑。

          此外,在细节处理上,很多今天我们所认为的需要讲究细节的地方,古人可能不那么讲究,比如盖印。元代以前书法家基本不盖印或很少盖印(鉴藏印除外),甚至也不落姓名款,如果看到有作者自己盖印的宋代以前作品,那首先要存疑,文人书法家大量用印是在元代,最盛是在元明清。在大书法家那里,印章仅仅占次要位置,甚至有些书法家不盖印,印章只属于作者的标识,不能喧宾夺主。晚清民国之际,印章多有不讲究者,有时落款字特别小,盖的印特别大,有时落款字特别大,盖的印特别小,有时两方印之间距离又过远或过近,有的书法家作品很好,但落款和印章却显草率。这在古人尤其是清代民国的书法家作品中比较常见,不足为奇。比如谢无量就经常不盖印,他不喜盖印,甚至有时不落款,谢无量的很多书法作品,其实更多停留于抄书状态,随手抄写,不落款不盖印,他的很多字在细节处理上也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想象的特别讲究,他追求的是天真、率意、稚拙之趣,有时天真、率意、稚拙得比较随性或随意,但整体气息却很好。这样的书法家,在进行作品鉴别的时候,更需要看的不是其点画细节,而是整体的气息。

          此外,古人在书写时,也经常抄错内容,但这不影响作品的气息,所以不能以是否抄错内容作为评判真伪的标准。很多人以为过去的大书法家既然都是有文化学养的,就不应该抄错,如果抄错,那就一定是赝品。实际抄错也属正常,但对于这些错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属于版本问题,有的属于笔误,有的属于记忆不准确。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是,过去书法家也有“将错就错”的高超本事。比如梁启超给温州维新派郭弼夫妇写的寿联“天上列星当亦喜,海上蟠桃良未崖”,不小心把下联的“海中”抄成“海上”了,上下联出现了一个重字“上”。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错了,或者说这件作品一定是赝品。殊不知,梁启超时代,对联之类已经在进行变革,索性就用重字对联改造一下岂不是更有文学意味?如果用那种老学究的方式去审视清代民国的楹联之类,你会发现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几乎任何一个大家身上都有。

          晚清民国之际,对联的格律要求也在不断放宽,新的文体在不断崛起,将新的文体适当融入楹联中,也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有些所谓规矩也是变化的,抄错一个字十分正常,何况模仿者不会刻意去写错一个字,这不是自露破绽吗?高超的模仿者,风格外貌上可以以假乱真,但是内在气息却无法模仿。

          总之,以我们一般的经验,过去人的作品,要鉴定为伪很容易,但要鉴定为真,则难上加难。因为,只要发现有一处存疑或漏洞,即可一票否决,判定为伪,然而如果你发现一件作品即使有一百处为真,但有一处为伪,也很难判定为真。故此,我们在作品的判定上,在作品疑点的鉴别上,尤需谨慎对待。尤其是以那种拿着放大镜看人的鉴定方式去鉴定古法书,你会发现古人作品处处瑕疵,处处存疑。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应多熟悉古人作品的气息。气息固然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能拿数学中的一二三进行严格衡量,但这是一个鉴定家赏评家综合修养或学养的产物,尤其是经验与学养的集合。一个十分有经验和学养的鉴定家或赏评家,在对待一件古代书法作品的时候,往往首先是望其气,其次才是纠其点画细节。气息很好的书法作品,一般在细节处理上都比较到位,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有很多书法家并不太讲究细节,或有意无意地忽略细节,比如,落款有时不那么讲究,在某一字某一笔的处理上也并不那么刻意和讲究,整体风格与其一贯书风故意拉开距离,甚至有时故意留下点破绽,让后人误入歧途,也有些书法家书写某件作品时,可能是应酬之作,逸笔草草,仓促而成,属于应酬或敷衍之作,但这些都很容易被鉴定为赝品。

          专业的鉴定家在作品气息的判断上一般都是比较准确的,非专业鉴定家,往往喜欢拿自己比较熟悉或习惯的那种书法家风格去鉴定,结果往往误判。气息的判断,本属于常识,但在很多书法家那里,往往成了争论的焦点。基本常识的缺乏,导致了一些无谓的争论,可见基本常识的重要性。

      更多 艺术新闻
        1
      “大美中国·丹青赞和平”中新马名家书画作品交流...
        2
      华人艺术家晨晓在江苏扬州办画展
        3
      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向国家文物局捐赠文物艺术品
        4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南昌启幕 展出145件艺术精品
        5
      “版画·丝路——2024上海国际版画展”登陆中...
        6
      博物馆是“教师”,不是网红
        7
      “与卷同舒——李晨插图艺术展”在宁波开幕
        8
      “百年巨匠”荷生刘波主题画展在大同市美术馆开幕
        9
      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10
      “视觉考古”:点彩与分色的绘画实验
        11
      沂蒙大地首次举办全国性雕塑展览
        12
      艺术美育的时代价值与主体建构
        13
      ​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
        14
      钟连盛:​“创新是景泰蓝传承的不变主题”
        15
      谭湘光: ​“融入生活,让壮锦文化生生不息”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68(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