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敦煌 美术 艺术 壁画 书画 综合新闻

      敦煌美术技艺传承的知识积累——以“反弹琵琶”画塑为例

      分享到:
      作者:马德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04-20 08:27:36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图像,虽然出自无名画工之手,但也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给更多的人以美的享受,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和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仅广泛复制、印刷和传播,而且在很早以前就被做成各种材质的雕塑,让这一本来绘在墙壁上的画面变成了立体尊像,让大家感觉到它栩栩如生的存在,加上艺术家们不断地加工和美化,成为一个时期内的流行艺术品。这里要说的,除了壁画原作本身以外,还有一些经过加工和创造的作品,包括图画、雕塑,但是,其技术传承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反弹琵琶”的名称定义

          敦煌壁画中乐舞图像十分丰富,但总体来讲也就两大部分:乐伎和舞伎,即奏乐者为乐伎,跳舞者为舞伎,而既奏乐又跳舞者为乐舞伎,或者我们可以把乐伎和舞伎统称乐舞伎。按照佛教的定义,这些身处佛国世界的乐伎和舞伎们都属于菩萨众。根据他们在从事乐舞表演时所处的位置,在天宫的又称天宫乐伎。“反弹琵琶”不光是乐伎,也是舞伎,和其他的舞伎们一样,一般不会出现在天宫,所以天宫里没有舞伎,也就没有天宫舞伎一说。

          前些年有文学作品将“反弹琵琶”写成“伎乐天”,我想这可能是作家对“反弹琵琶”感情的无限流露吧?因为“反弹琵琶”是出现在佛教壁画里的,而佛教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等诸天,这些诸天都有具体的名号与地位,但唯独没有“伎乐天”,因为菩萨和诸天在佛教里是两个概念,是我们喜欢它的人把它捧上了“天”。这从情感上可以理解,但理智一些,特别是作为学术概念,就需要加以明辨。

          >>“反弹琵琶”反弹的合理性与原壁画的缺憾

          先说“反弹琵琶”的合理性。琵琶是可以反弹的,也可以在舞蹈中弹演,许多弹拨乐器都可以这样边舞边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其他场地,这种表演都可以经常见到。“反弹琵琶”也是一种舞蹈动作,只不过这个动作的难度可能会大一点,但并不是不可操作。所以,画家当年绘制这幅画,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一定的社会见识和生活源头,因此可信。

          在敦煌所有的“反弹琵琶”壁画中,备受推崇的即莫高窟第112窟中唐(公元9世纪前期)之作,无论构图、造型、线描、色彩等均为一流。但仔细观察原画,这里出现了一处小小的常识性错误,即按弦的左手是满把攥着乐器颈部,稍有弹拨乐器演奏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是不成调子的,虽然是象征性的图像,但这样不合常规的描绘,显然是由于画家对乐舞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所致,让我们感觉到美中不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反弹琵琶”画面都是这样。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反弹琵琶”是在盛唐时期(约公元8世纪中期)莫高窟第172窟,这幅画的左手五指被绘成高低错位的摁弦的情景。后来的同幅画面虽然也有与第112窟相同者,不过大多数更是循着第172窟的造型绘制,尽管有一些左手指头翘起的程度并不十分明显,但总的来说符合琵琶的演奏技艺。

          >>“反弹琵琶”在复制和再创作时的失误

          让人欲哭无泪的是,在当代“反弹琵琶”艺术的再创作中,出现了更加离谱的不合常规的现象,这就是琵琶正反面的朝向问题。壁画原作虽然有手指按弦的小失误,但在朝向方面无不精准。如果说原画的作者只是对琵琶演奏技艺不太了解的话,那么后来的再创作则更是直接无视乐舞表演方面的基本常识。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地方出现的“反弹琵琶”绘画和雕塑作品,琵琶的正面是朝着前方的,这和壁画中正面朝后的画面正好相反。这显然是不符合琵琶的演奏技艺的,因为正面朝前(后脑勺),即使不动不跳,似乎也无法演奏。此错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轰动一时的舞剧《丝路花雨》,该剧现已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在《丝路花雨》里,“反弹琵琶”就是一个固定的造型亮相,而不是舞动的英姿和美妙的旋律。《丝路花雨》与莫高窟第112窟的“反弹琵琶”壁画一样,虽然都是经典,但失误之处明显。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琵琶演奏中有一种叫竖弹的技术,就是抱着琵琶背面朝前而面对正面。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能做到这一步,那也只是坐着弹奏,而不是边舞边弹。

          总体来说,“反弹琵琶”是乐舞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有机结合。纵观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绘制“反弹琵琶”也好,从事“反弹琵琶”的再创作也好,技艺方面固然非常关键,但对相关常识和背景的了解也不能缺少。就原作本身来说,绘画作者需要一定的乐舞常识,所绘作品需要尽量遵循这些常识,这就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而当再行创作的时候,不仅不能再有违背常识的情况出现,还需要去纠正前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让作品更加有生命力,这就对再创作者在相关知识的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 艺术新闻
        1
      “大美中国·丹青赞和平”中新马名家书画作品交流...
        2
      华人艺术家晨晓在江苏扬州办画展
        3
      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向国家文物局捐赠文物艺术品
        4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南昌启幕 展出145件艺术精品
        5
      “版画·丝路——2024上海国际版画展”登陆中...
        6
      博物馆是“教师”,不是网红
        7
      “与卷同舒——李晨插图艺术展”在宁波开幕
        8
      “百年巨匠”荷生刘波主题画展在大同市美术馆开幕
        9
      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10
      “视觉考古”:点彩与分色的绘画实验
        11
      沂蒙大地首次举办全国性雕塑展览
        12
      艺术美育的时代价值与主体建构
        13
      ​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
        14
      钟连盛:​“创新是景泰蓝传承的不变主题”
        15
      谭湘光: ​“融入生活,让壮锦文化生生不息”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68(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