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教育出版

      凡心已炽——郑艺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分享到:
      2019-09-11 20:12:44

          (1/32)51-《凡心已炽——郑艺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2/32)31-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艺术分会主席张敢教授主持《凡心已炽——郑艺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3/32)3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教授发言

          (4/32)33-中国油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徐青峰发言

          (5/32)34-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发言

          (6/32)35-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发言

          (7/32)36-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发言

          (8/32)3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鹤教授发言

          (9/32)38-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发言

          (10/32)39-《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发言

          (11/32)40-中国流行色协会艺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易发言

          (12/32)41-哈尔滨画院院长肖伟发言

          (13/32)4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党支部书记周爱民副教授发言

          (14/32)4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文中言副教授发言

          (15/32)4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黎明发言

          (16/32)4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宋克发言

          (17/32)4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丁荭发言

          (18/32)4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莫芷发言

          (19/32)48-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发言

          (20/32)49-郑艺教授女儿郑确发言

          (21/32)50-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王宏剑发言

          (22/32)51-《凡心已炽——郑艺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23/32)21-郑艺教授工作环境

          (24/32)22-展览现场

          (25/32)展览现场

          (26/32)展览现场

          (27/32)展览现场

          (28/32)展览现场

          (29/32)展览现场

          (30/32)展览现场

          (31/32)展览现场

          (32/32)展览现场

        时间:2019年9月10日下午

        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座一层


        学术主持:

        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艺术分委会主席  张敢教授:


        郑艺首先是一个老师,在教师节来纪念郑艺为人、为学、为艺的经历,对在座的同学们也是一个重要启示。郑艺老师在作品里表达了他对乡土、对历史的反思。在中国当代表现农民题材的艺术家里面,他是非常优秀的一位艺术家,他画得农民不是徒有农民外表、徒有农民躯壳的最简单的外在表现,他的每一个农民,虽然农民可能身处乡村,今天还仍然有一点点闭塞,但是这些人是放飞了自己的心灵,他们有自己内在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说他画的《凡心已炽》等等一系列的作品,我们看到的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所以当时我看到他的作品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路遥所写的《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平凡人,但是在这些平凡人身上有些平凡而伟大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在当代中国的油画界,以写实手法创作的油画很多,但是像郑艺这样能够表现人的灵魂、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作品还是有欠缺的。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展览,通过这样一个研讨会,让大家重新去反思郑艺老师的创作历程,同时对中国当代的油画创作也会有所启示。


        马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郑艺老师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今天通过这样一个展览,我个人感觉郑艺老师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郑艺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代表性的作品,这对我们所有人其实都是一种激励。

        郑老师做行政管理贡献非常大。他作为副书记,分管我们的教职工工作,我们的离退休人员是很大的一块,将近有400多人。郑艺老师是后来来到清华美院的,那边退休的大部分都是原中央工艺美院的老人,认识他的并不是很多,但是他非常认真,每次有活动就亲自去,郑艺老师对待工作是非常认真、非常细致的,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有感触。

        郑老师的走是非常突然的,我当时特别震惊,跟郑老师这么长时间,我们从来不知道他身体有这么重的疾病,带病工作,直到最后都在为学院的工作努力工作。今天的展览虽然是他的创作作品,从他的创作当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为学精神。今天看到这些画还是非常感触,睹物思人,虽然郑艺老师走了,但就像徐虹老师讲的,他时刻在关注着我们,关注着所有的老师,关注着同学,关注着学院的发展,郑艺老师永远是我们清华美院的一分子。

        徐青峰(中国油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

        对于郑艺老师,我做了一个书面发言。我看了一下有关郑艺老师的文章,包括他自己写的,有的是批评家给他写的。我用我的一个角度做一下补充。题目是《一个深沉、诗意、浪漫、有热度的灵魂 ——谈郑艺先生的绘画》

        郑艺老师我是2015年认识他,但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到郑艺老师的作品。第一次看见郑艺老师的作品是在七届全国美展的画册上,他有一件获银奖的作品叫《北方》,就是一群羊的油画。当时感觉非常厚重,而且有诗意,羊群的颜色和大地浑然一体,蓝天上没有一丝云,整个画面异常单纯。那时候看这张画的感觉就像看自己的一幅作品一样,感觉和郑艺老师在灵魂上有着频率共同的震颤,那时候我已经觉得和这个人在精神上已经开始结识。

        第二次被郑艺老师的作品震撼到是在第八次全国美展,这次是在展览会现场,作品名字叫《走近永恒》,是一位老者趴在黄昏的墙上,后面成熟的玉米和土房子,逆光的黄色,凝重深沉,画中的老人,再加上走近永恒的题目,不仅让人想到中国北方的农民,耕种一生的农民,生活的沧桑和深深的怀念,画中有情、画中有诗,特别是画面中被郑艺先生称之为现实主义之光的这一束光勾勒出了画中老人的形象,再加上对人物深刻的刻划,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这一切让我静静的在画面前注视了许久。这幅画在八届全国美术展上,当时作为风土人情风格的油画,到这种精神深度的确实很少,因为在技法上,当时也出现了很多画得很细的,表达比较细的,但是精神和手段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不多。

        第三次看到郑艺先生的作品是2003年的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他的作品《炽心已飞》,瞬间被它震撼到,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我觉得从开幕式上这张画,再加上看到这张画的名字,我自己感觉到可能是郑艺老师在1999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是一个能够张扬自己个性的时期。在这张画上,我不由得想到了浪漫主义,因为大家对于郑艺先生的描述一般都是现实主义,但是我从这张画认识到郑艺老师的作品,浪漫主义的成分非常浓厚。这是中国的浪漫主义。其实上世纪70年代之前,在中国农村出生长大的人,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学校基本上没有文艺课程,我们当时的音乐课、体育课都是一个老师来上,既没有乐器,也没有体育设施,老师也不懂五线谱。所以当一代人长大之后,每当要抒发其中情感的时候,他们是不懂音乐的方式,不懂诗词的方式,更不懂绘画的方式。所以郑艺老师画面中手抱耙犁、仰面高歌其实不是现实的。我祖籍也是农村的,和农村也有牵不断的联系。我至今也从未看到一个农民拿着耙犁当着吉他弹。画面中弹耙犁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怀,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而只有这样,现实主义绘画中才有作者精神存在的可能 。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刘巨德:

        郑艺正值壮年,刚50出头,作为人生也好,艺术家也好,正好是知天命之年,应该出大成果的时候,结果他走了,所以大家都很惋惜,也很心痛。尤其是清华大学,他作为当年的引进人才,对我们学院是巨大的损失。今天能够用这个展览怀念他,我觉得绘画系和学院都做得非常好。    

        我记得当年清华有一个国家任务,就是要创办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艺术、生命学、医学。每次开会的时候,校长都提出来:你们美术学院能不能出点传世之作。从陈丹青开始,到王宏剑、郑艺、忻东旺、李象群等,那个时期来了一批人,正是清华美院轰轰烈烈的时候。这些引进的人才都很珍惜机会,大家心气都非常高。郑艺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非常忘我。

        今天我又看了这个展览,好多作品是我没看见过的。郑艺发起成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绘画派别,把中国油画徐悲鸿留下来的传统拓展的更宽了,人数更多了,作品也更丰富了。

        他的作品里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利用照片在画的时候,能够把照片画得不俗,每个细节处理的大方,这是不容易的。他的细节处理都很抽象,颜色上做了大幅度的归纳,对比很强烈,这些都是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总结的。尤其他对现实、对社会、对生命、对家乡父老乡亲的关注,都能显出一位艺术家的良心。

        张晓凌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

        我和郑艺交往不算太多,有几次交往,每次看郑艺喝酒,我觉得是东北汉子,所以每次喝得都很开心。虽然接触不多,但是郑艺可以作为一生的朋友,我是按照这个标准和郑艺老师交往的。所以他的几次活动让我去,我每次都是推掉所有事都要去,哪怕带着学生展览都要去,就是想跟郑艺多接触一下。因为在他身上,我觉得他更像一个东北的朴实农民,而不像一个艺术家。我这个人对农民是有很深感情的,因为我插过队,所以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和农民一帮兄弟交往,我对有朴实农民性格的人特别有好感。从他的画到他的人,我觉得有一种农民层面的友情。

        看到郑艺的画,后来又看到他画得那片土地,我觉得中国人还能画出这样的土地,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为什么呢?因为在很多年前,在座的年龄大一点的艺术家可能都知道,法国250年在北京展的时候,当时我们是逃票到北京来看这场展览。当时给我印象最深得就是现在挂在奥赛美术馆里的那张《基徒尤蕾蒂》,法国人把土地的变化,清晨的、下午的、晚上的、昨天的土地都画出来,质感都不一样,画到这个程度,我觉得太厉害了。没想到过了多少年以后,我也碰到一位这样的艺术家,也能把土地的质感画到这个程度。

        为什么在郑艺的笔下有这样一片鲜活的形象和这么一片热土让我感动呢?郑艺面对这片土地的时候,真是全身心的,把他的灵魂移情到这块土地上,移情到这块土地上的这些人们,才能画出这样多的形象。在这样一个非常冷漠的都市里,突然看到郑艺的画,你会觉得有一种情感的交流,甚至内心有一种爆发感,觉得很过瘾。

        我和郑艺私下里交流过,我觉得他对农民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从灵魂深处开始的,而不是为了一个造形、为了一个形象、为了一个场景,这就是郑艺绘画为什么比别人高出一块的基本原因。由于有这种情感的支撑,有这样一种投入,所以郑艺自己虽然号称是现实主义或者写实主义画派等等,写实怎么能成为画派呢?我到现在也没有明白,写实是一种方法而已,不能画派的名称,所以我建议要把名字改一下,不要叫写实画派。我觉得郑艺根本不是写实画派,我觉得恰恰他的画表面是写实的,但是从内心里他是超越的,是超视觉的或者非视觉的,带有很强的象征性。有两个元素在郑艺画面上一定是要谈到的,一个是他的象征性或者叫隐喻性。第二个就是他的诗性,他就是诗歌,所以我把他叫做农民的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能力靠什么?当然靠思想精神、技艺精湛。我们要从这个角度观察郑艺的绘画,我们才能更好地领略他后面特有的精神性和特征性。比如他画蓝天,蓝天那么湛蓝、那么透明,已经超越了我们平常看到的蓝天,有一种神性在里面或者强烈的精神性在里面,阅读也能读进去这种感觉。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和一个庸才艺术家的最大区别。

        我就想郑艺这么好的一个艺术家,这么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应该说在这个画派里面,应该是中国当代美术脊梁式的人物。

        他会随着时光慢慢的流逝,慢慢会显山露水,越发显得他真正的艺术史价值在哪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纪连彬:

        展览的上个月,因为郑艺,我们既是鲁美的同学,又是哈尔滨老乡,在黑龙江又是省里主席团成员,我们私下又是好朋友。所以对这个展览我一直很关注,我还记错日子了,上个月的今天我就跑来了,我说展览在哪儿?他们说下个月。所以我一直很迫切、很关注这个展览。

        郑艺作为著名的油画家,作为我的好朋友、好学兄,英年早逝,今天来参加展览感情非常复杂,参加一个人的回顾展,应该说非常高兴,但是心里非常沉重,有一份非常复杂的感情在里面。

        今天看他的展览,郑艺几十年来创作的坚守,东北的农村题材,从他的第一张《羊群》获奖作品,到《走近永恒》,这些都是他代表性的,我们从作品可以看到,郑艺对艺术的理解,对艺术终极目标的关怀,一直是通过作品来表达。

        近40年来,不管美术界经历多少艺术思潮,我们克隆、重复或者模仿了西方多少当代艺术,但是我们看郑艺的画,依然能够带来作为艺术欣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那种情感的打动。他的写实艺术、他的肖像式的,他的所有选择是精心选择、精心设计的,就像晓凌说的,是一种灵魂的注入。我还跟他说,城市人附体在乡村人身上说话,确确实实是一个当代城市人关注乡土,这就是他对艺术生命的选择,也是对自我的完全剖析之后的一种载体。所以作品实际上是象征性的,我觉得他是象征性的艺术,只不过他这种象征性更区别于其他人的那种语言和方法上的象征,他是情感的、对生命理解的,特别是人文关怀的非常深层的象征主义,他的情感也很雄厚。所以郑艺的艺术,他对我们的感动是源于人对土地的依恋,人和土地关系的这样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来展开的,因为它不会过时,因为他表现了北方农村自然和人面临的困惑、困扰、挣扎、费劲、茫然、奋进、畅想、阳光,读他的作品充满了正能量,就像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艺术为人民服务,我觉得郑艺40年来就是自觉的践行了艺术为人民这样一个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目标,他的艺术有土地的、有引力的,扎根于土地,使自己的艺术走进了清华的课堂,使自己的艺术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尤其是油画史中的重要经典。如果不把郑艺的艺术放到这个高度,我觉得就是我们对郑艺的艺术还是重视不够。一个是美术史的经典,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力作。郑艺的创作精神和治学理念,不管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教学实践中,仍然具有当代意义,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鹤:

        我和郑艺老师出去招过几次生,他给我的感受就是我们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外形比较彪悍或者粗犷一点,但还是很细的,做事情、想问题或者想一些方式方法都是很细腻,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对人的关心,会替别人着想。

        郑老师的画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于画面光的研究,我觉得他画面光线的那种感觉是比较独特的,基本上每一张画面都有独特的光感,这种光感不仅是他摆拍还是组织画面、控制画面,我觉得光的运用能够上升到像画面的灵魂之光,也像一种智慧,最终每一束画面产生的那种意境都跟光线离不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池瑜:

        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写实画派或者写实主义,他有更高层次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他画的普通农民题材是非常平实的、真实的,非常虔诚地来表现这些形象。新世纪快到了,就是一个农民站在一个农地里,衣服都飘起来,戴着一个帽子。《炽心已飞》,用钉耙,扬天高歌,把农民的理想、精神画出来了,非常有振奋力。还有一张画是画个小孩,他在奥运会期间拿着玉米板子,模仿火炬奔跑,在黎明土地上奔跑,表明农村儿童心里的一种理想。这种非常平常,但是非常有感染力。还有一个是《走近永恒》,农民的头发都是黄色的,和泥巴墙融为一体了。这些作品确实很朴实、很普遍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但是被他转化成艺术形象以后,我们感觉到有一种震撼、温馨的力量,没有半点虚假的东西,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的作品有一种人文关怀,表现农民的一种生存状态,表现出他们生命的意志和求生的欲望,把这个东西表达出来了,我觉得具有力量,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力量。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尚辉:

        郑艺是我的朋友,从学术观察角度和对油画研究角度,郑艺都是我特别注重的一个对象,但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去世了。所以心中一直有个情结,怎么样能够在他的展览里面,观看他的遗作展,能够对他的艺术做一个整体的概览和分析。今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教师节之际来举办郑艺先生的遗作展,实际上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老师最好的一种教师节礼赞。

        今天看了郑艺先生的作品,毫无疑问他是上个世纪末和新世纪一二十年代在表现当代农民形象上、在表现历史题材上最优秀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重于高大。我们看到郑艺先生最先进入学术视野的是他表现的一系列东北农民形象,以“三心”为代表,《凡心已炽》、《炽心已飞》等作品体现了赤诚的心,表现了仍然在守望乡土来看城市,来眺望新世纪,想象未来中国乡村发展的农民形象。所以在我比较早的研究文章中写到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发展,就特别谈到了郑艺《凡心已炽》这样一个作品,认为是代表了21世纪中国农民形象的作品。也就是说这个农民形象和五六十年代的农民形象不一样?也和80年代王红岩先生笔下的农民形象也不一样,他表现的是一种真实,这个真实是什么?是一种卑微的真实,就是我们一般会把农民形象塑造的更高大一点儿,他的形象更理想化一些,但是我们看到郑艺所捕捉的就是那样一种地地道道的东北有些卑微的农民形象。但是这种农民形象的形象卑微,并不代表他精神的卑微,所以他用了赤诚的心,一个很邋遢的青年农民形象,但是他的心还是赤诚的,还在想象着是不是能够脱离这种乡村,是不是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今天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所以他这种赤诚的心让我们感觉到揭示的是农民心理的变化。他的《凡心已炽》,这样一个在东北大地上的农民,很浪漫的把耙子当成琴弹拨向外的一种向往,在他的《凡心已炽》作品里,表现的是一群东北农民形象。也就是这组农民形象在21世纪表现农民形象中,是有他的独特地位。所以我概括看似表现的是卑微的、邋遢的、脏兮兮的农民形象,但是他们的心里发生了一种变化。大家知道,东北的乡村肯定比不上来自广东、江南沿线的农民形象,或者今天在江南一代看到的农民已经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是乡镇的打工者或者是企业主,那么东北这个特殊的英雄土地,但是它的发展滞后可以想见,那样一种赤诚的心,体现的是今天农民精神的变迁,这是别的作品无法取代的。这是他的艺术特征,可以叫卑微得高大。

        第二,平易中的诗意。我们看他表现了这么多东北的雪景、甘草垛或者造形不是那么讲究的夕阳西下的情景,但是让我感觉到在平凡的日常景色中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比如画东北的白雪和大兴安岭早晨的气象,那时候抒发的是一种五六十年代带有理想主义思想的诗情,那种诗情充满了浪漫的激烈,但是在郑艺的作品里,这样一种激情似乎已经退去,变成平淡的、平静的日常景色。但是在这种特别日常的景色仔细看看,还是能发现作者把他内心的那种激流涌动的诗变成一种平静的绘画语言,他的干草垛和莫奈的干草垛相比,莫奈的那种阳光灿烂感、明媚感,这个不是郑艺所表现的,郑艺所表现的就是那个在院墙角落里没有人看的草垛里,他寄予了多少的乡土情怀。这种诗意是一般人所忽略的,或者他故意捕捉了一些不构成画面或者画面构图不完整的景色,这和他表现的卑微中的高大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瞬间的史实。在最近十余年时间里,郑艺先生花了大量功夫和精力画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包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以及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些作品已经进入美术馆、博物馆,成为美术馆、博物馆书写近现代历史的一些重要作品。或者说郑艺还是特别善于画那些一般人不太善于画的画面,那些不太能够成为画面的东西反而构成了郑艺艺术的特色。所以我给他概括为瞬间的史实。比如《历史的审判》,这样一个巨大空间,当时这个选题没有人去选了,因为“四人帮”怎么画呢?是正着画还是背着画?是正面的表现还是去丑化?这样一些东西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有的时候在形象的把捉上还是很困难的,但是郑艺既发挥了艺术创作的自主性,把被审判的人转过脸来让人民审判他,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尊重审判现场的历史空间,缩小人物,让历史的空间感,使他瞬间的记录变成一种凝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东京审判》,也是这样,也是靠一个巨大的空间,这种空间在我们看来是不太像画面的,但是郑艺的能力或者是郑艺的艺术把握技巧恰恰表现在对于不太构成画面空间、重新转化为绘画的一种语言和诗意,当然我们更加熟悉的是他表现毛主席在上海的会场,很多人又重新去画,回过头来想想还是没有郑艺这张好。这么多的人,看似是一种瞬间的定格,但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之间的疏密排比,就是在看似平易、看似平常、看似从照片瞬间中获得的一种形象,但是这里面都深刻地浓缩了艺术家对形象的重新塑造和把握。    

        中国流行色协会艺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易:

        我看郑艺的艺术,首先是画如其人。因为在他的画当中看到了中国人的朴实,中国人那心中诗一般的激情和对于未来的向往。郑艺是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追求者,在他所有的画里头也都能看到,郑艺对他的学生真的非常负责任,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是我非常感动的。所以我跟郑艺的交往没有别的,就是一点,就是他的做人真是做得跟他的画一样,那么朴实、那么真诚,也有激情、也有向往。就像我们看到这幅画一样,凡心已炽,这就是我认识的郑艺,这也是我因为而交往的郑艺,是我非常好的朋友。

        哈尔滨画院院长  肖伟:

        郑艺老师最大的成就,做老师是第一位的,他所有的成就可能80%来源于他的言传身教,培养了这么多的美术人才,包括对哈尔滨的卓越贡献,也是我们黑龙江油画界的领军人物。

        再有,郑艺老师一个很重要的成就,刚才说“鲁智深协会”,郑老师基本上有我们北方人的特点,五大三粗,但是又画得那么细腻。我总结郑艺老师,他有工匠的手艺,有诗人的胸怀,有哲人的思维,这才能成为艺术的大家,无论那个艺术门类,这是最基本的,无论你有多好的技艺,你是个工匠,但是没有诗人的胸怀,那产生不了那么的美和灵魂。同时还有有哲人的思辩能力,对审美的取舍,这些都是郑艺老师在我心目中诗意的北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  周爱民

        郑老师对系里面的工作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包括踏踏实实的为系里面做了很多事情,例如为系里面每位老师出一本画集,郑老师觉得这个事情很好,值得做,就实实在在的把这件事情做起来,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后来落实,包括具体每个老师的编排,到最后联系出版社、联系印刷,工作量还是挺大的,但最后实实在在的做成了。当时在展厅里做了一个首发式,系里的老师做了一个集体展览,郑老师在这方面还是有心,希望清华美院的绘画系在社会上有集体影响。因为从绘画系角度来讲,不乏从各个方面引进的有影响力的人才,但是绘画系的整体面貌,老中青,更多方面还是一个集体,郑老师在这方面有责任心,就是从集体角度来看待绘画系的学术形象,实实在在的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从教学角度来讲,郑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抓作品,他很强调用作品说话,用创作实践的成果来促进教学,这一点很鲜明。在座来了很多郑老师的学生,他们感受更多一些。郑老师工作的这几年,绘画系的同学,包括在院内以及院外举办展览,明显增加,包括A区的多功能厅,很多都是绘画系的同学在那里申请展厅展览,这跟郑老师抓教学的侧重点还是有关系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 文中言:

        我的体会是觉得郑艺老师对年轻人特别鼓励和支持,包括他做的"正艺术"团队,搭这个团队是为了学生毕业之后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做了这么一个团体,怎么策展,在哪儿展览,请什么人,什么时间段办,郑老师付出了巨大精力与心血。还有就是对系里年轻的学生和老师,他特别鼓励和支持。我是管教学的,这一点体会特别深。国际交流,这几年做得越来越多,郑老师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领军人物,但是他不排斥到欧美国家看当代艺术或者进行观念上的交流。所以只要我们系要请外专,包括学生出去,去美国布法罗、弗吉尼亚等,郑老师都特别支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会给予一定资助,拓宽视野,还能多一个国际视角,对在读的学生是一个特别好的激励方式。还有就是对我们系里的年轻老师的关心与照顾,别看郑老师五大三粗的感觉,但是他特别心细,所有事都记得特别清楚,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他都有他的规划和方式方法,他会通过他的嘻笑怒骂和幽默感,有时候别人做不到的事,他四两拨千斤的实现了,这也是郑老师特别有感召力的地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顾黎明:

        我针对郑老师的两张画说一下。第一章画就是《眺望新世纪》,这次青年美展时我也参加了,这张画他获奖了。还有一张就是《炽心已飞》。这两张画我觉得在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品里面可以说是顶峰,我是画油画的我知道。因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三点:第一,在50年代现实主义开始在中国正式成为主流文化的时候,大部分和政治有关系,从现实主义艺术本身挖掘上,我觉得还是少了一点。我们现在看中国美术史,50年代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现实主义的发展,政治性是两种,一种是泛政治性,还有一种是关注于最微小、最基本、最人性的社会政治性,我觉得郑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这两张画,光非常有意思,80年代我在北京看一个法国展览,那时候有很多现实主义的作品,当时看到也很激动。现在看到郑老师的东西,我觉得这两张画不差于那个时期的作品。这里面有一个好处,就是他表达了我们真实的一种感受,就是我们对中国北方农民情结的真实感受,他这个光特别强烈,尤其是东北三省特有的一种光,这种光非常长,给人感觉强烈,这种光具备了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这种象征性投入了他的炽热,他对未来眺望的一种自我寄予心理。还有就是地平线,地平线和人的视角基本上一样,郑老师表达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心境,郑老师的地平线很悠远。第三,朴素性、质朴性。我觉得这幅画衣服脏兮兮的感受,包括《眺望新世纪》这张画,非常泥泞,在泥泞当中强烈的光线和非常朴素的细节表达,让我们感觉到一种近距离,但是他通过浓烈的光和遥远的地平线以及远方飘浮的云,又给我们一种希望。这两张画在中国改革开放现实主义的描写中、历史记录中,是顶峰之作,从专业水平上、从中国人对泥土的感受,包括中国人对心态的期望和挣扎,都是非常具有力量的、震撼的,到现在看都非常感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宋克:

        郑艺老师作为中国写实油画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今天这么集中的展示郑老师这么多作品,有些作品我也是第一次见。其实郑老师的作品,不论是从题材的选择还是用光,还是构图,首先我觉得题材的选择非常接地气,就是他的画面注入了他的感情,他描绘的对象大部分都是黑土地的农民形象,非常朴素的,就是非常接地气。所以前两年中宣部选了15个德艺双馨画家,我觉得郑艺老师是一个非常有代表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今天是教师节,我觉得郑老师是教师中的楷模。今天郑老师的高徒爱徒们都在。不论是他的硕士还是博士,还是进修班的同学,郑老师主张是以创作带动教学,每一位同学画面的变化,都在他的心里边,而且他非常投入、非常用心。 “郑艺术团队”,做展览有三四届了,而且展览做得非常有影响了,今年第13届全国美展,我们在座的入选了很多,而且这里面有进京作品。我觉得在向同学们祝贺的同时,我们首先向郑老师致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丁荭

        郑老师虽然走了不到两年时间,但是我一直感觉他没有走,总觉得某一天我会在美院的哪个地方看见他,我一直不能忘记他的身影,他走路走得很快,动作也很快。

        郑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他特别有魅力,人格魅力特别强,他很幽默,有他的地方总是很快乐,而且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在问题的处理上总是能够直接切中要害而又不伤大体,所以是充满智慧的人,很难得的一个人。一位好老师,对学生,包括对系里的工作,真的是呕心沥血,他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看他的作品,我也是第一次有幸看到郑老师这么多作品,能够欣赏到、学习到,郑老师的画,真的是画如其人,他的作品非常干净,而且很朴素,又很醇厚,有一种能够拨动人心弦的地方,这样的作品太难得了,难得一见,我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个机会,直面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当中好好感受以往和郑老师的相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莫芷

        我上大学的时候上过郑老师的课,我本科的毕业创作是郑老师指导我的。我觉得他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身上有一种特别浩然正气,在他身上有一种勇猛精进的对于艺术钻研的精神。我记得那个时候总是会看一些书,想象很多东西,然后在艺术实践当中有很多自己的困惑,我以前常问郑老师,郑老师总说:一定是多画画,一定好好画画。当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选择诱惑,我们想要去找很多技巧方式的时候,我们会不断地警醒说,艺术实践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回到工作当中来,这是我将受惠一生的教训。

        黑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杨子勋

        有机会邀请他到我们学校讲学,讲学时间大概是5天,通过这5天,我对郑艺老师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且让我一生难忘。首先令我尊重的就是郑艺先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敬业精神。他每天早上8点钟准时到我们大的画室门口等工作人员开门,有时候工作人员还没到,他可能早几分钟就到了教室门口。做一张范画,我们也请过名家,基本上一般写生就画一天时间左右,但是郑艺老师的写生,画了一张半身像,整整画了5天。这5天时间,郑老师的敬业精神、言传身教,对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学生影响,一直到现在。通过郑艺老师对我们学校的讲学带动,我们学院油画专业的老师艺术创作成绩都和郑老师分不开。今年我们学院的油画老师有三件作品入选第13届全国美展,其中有一件是进京作品。这几届大展,我们学院平均都有两件到三件油画作品,都是写实的,这种风格一直是郑老师传播的种子开花结果了。

        我应该是在场比较年轻的一个发言,和各位跟他有相同时代背景成长起来的人,对他画的看法和关注方法不太一样。我接触他画的时间是最密切的一个人,或者说两个人之一,因为我从小就看他画画,还偷偷改过他的画,也没少挨打。因为从小就和他的画有过这样的接触,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觉得画就是这样,就是跟真实的一样,这也是写实的一种特点。长大以后,我和我爸在艺术问题上经常有很多分歧,如果让我去看他的画,我是雕塑专业,我和李鹤老师观察的方法比较类似,我觉得写实也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于现实本身的一种呈现。另一个是精神性的方面。关于他的写实,关于现实呈现方面,他的画对于我而言和我看其他人的画,不同点在于,首先是有光的问题,但是每一张画的光都是非常具体的,他的画让你感觉到这是一个东北的时间段,就是他有一个纬度,也有时间的,这张画可能是早秋,这张画可能是深冬,不会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这个东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清晨就是清晨,中午就是中午,冬天就是冬天,春天就是春天,这种四季分明的反映,首先是东北这个地方的特征,但是我爸爸的画完整的呈现了这种特征,就是怎么样写实变成更像现实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就是让这个事变得非常具体。就是真的有这么一个地,真的有这么一个光,真的有这么一个时间,特别具体的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他画里面的精神性。很多老师都提到他的画有诗意、浪漫主义,是一种回味悠长的感受,就像《凡心已炽》一样,精神就是一种细节的累积,每个动态、每个细节的呈现都包含着这种精神,像《凡心已炽》是拼尽全力的呐喊,让人回味悠长就是在呐喊的背后还会有叹息。他的画表达了他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一些感受和热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王宏剑:

        郑艺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把他最有才华的地方展现在画面上,也把他最有魅力的为人处事展现在与人交往上。他特别推崇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巡回展览画派是纯粹的现实主义,他想赋予这种现实主义一种精神,那就是人生的感悟、时代的把握和当时文艺思潮,都在他的画面中集中体现,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东北,虽然这些人很卑微,但是这些人很阳光、很质朴、非常憨厚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那次在黑龙江时,黑龙江的美术协会都认为他画黑龙江黑土地上的农民,现在还无人出其左右,我觉得这个评价非常准确。他的不同就在于把黑龙江的形象,通过设计、通过布局把黑龙江农民的精神特点、时代特点和环境特点表现在一块了,他善于用固有色表现阳光,这在印象派里几乎是不太……,印象派特别讲究光和色,他就用固有色,用黑白对比,把黑龙江的大地、天空和人的肤色融为一体,这在写实上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创举。

        刚才好几位老师说他非常善于把我们眼睛看到的非常立体化的世界用平面化的方式组合起来,所以他在处理那些细节时既非常肯定,又非常整体,这也是他非常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他在这块给中国的民族画、油画风格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为人处事这块,他的组织能力、反应能力非常出色,我以前不太了解他,自从在一块工作以后就发现他这方面的能力和长处,绝对不亚于他画画的天分。另外他本着与人为善,他之所以生命到极限的状态,就是他与人为善,任何人有所求,他绝对不拒绝,甚至包括他非常讨厌的人,他也不会拒绝,这一点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另外,对于学院的工作和教学也是这样,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要求,因为学生除了专业需求以外,还要工作,以至于结婚生子,他都非常关心。我觉得他的作品已经和他的人、灵魂融为一体,在展览上在发出光芒,在中国将来的美术史上也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张敢:

        其实今天我们在了解一些西方艺术家的时候,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他们对艺术得那种真诚,而这些恰恰在郑艺身上体现的非常充分。同样是画农民,有多少人只画了一个皮囊,饱经沧桑的面孔,呆滞的目光,这好象就是中国农民的形象。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凡心已炽》还是《炽心已飞》还是《眺望新世纪》,在这些普通人身上仍然展现出了伟大的光辉,我特别愿意把他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做比较,也是表现小人物,这些人也是小人物,即便他们进入到郑艺老师的作品里,但他们仍然是平凡的农民,但是平凡的农民身上体现的人性,仍然是让我们敬仰的。就像路遥笔下的那些小人物,仍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生活,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所以像这样一个艺术家,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郑艺老师的英年早逝对中国的美术界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特别欣慰的看到,郑艺老师这批学生特别热爱老师,也特别热爱艺术,他们会沿着艺术的道路走得更远,也特别希望你们把郑艺老师的艺术思想继承下来,真的让郑艺老师的艺术能够常青。

        郑艺教授工作环境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展览作品欣赏

      更多 艺术新闻
        1
      “聚沙为塔”展览在西藏拉萨开幕
        2
      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织” 中国文物珍品赴日本展出
        3
      汪子美:肖像漫画的“大画高手”
        4
      春江水暖——义乌、浦江、东阳馆藏近现代书画精品展
        5
      清净淡远 神游天真 顾坤伯晚年之作 骎骎入于大家
        6
      深入传统 立足时代 稳步前行——全国第十三届书...
        7
      丹青千载说牡丹
        8
      开馆十五周年纪念 看程十发“不分书”
        9
      翰墨丹青轩辕情 共襄炎黄中国梦
        10
      “秘境:周松个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11
      “未见山——高云山水作品巡展”在扬州瘦西湖展出
        12
      徐立新谈“画牡丹”:从雍容华美到流光溢彩
        13
      于小冬丨在人性画卷中挖掘佛性的美感与力量
        14
      水墨清幽意无穷——邓建强以石刻造像传递静穆、空...
        15
      那曲非遗之花开在指尖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60(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988(mb)